十八岁之前的未成年人要经过美好的童年期和茁壮的少年期.这是人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性阶段,是完成基础教育及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及勤奋、艰苦、自强、向上优秀品质的重要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们发现,美与逐步树立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可否认,美丽的外表必然会增强自信心,或许这也是现在一些未成年人向往美容整形手术的原动力.但事实上,很多美容手术对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会有一定的影响.如何正确对待及引领未成年人认识美容整形,尤其是以改善容貌为目的的美容手术,是全社会包括家长、医生的共同职责.
湖南省常德市教育局重视学校健康教育,于1992年把健康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内容,收到良好效果.
中医文化属于中华文化内核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黄帝内经》作为“医之始祖”,被中医奉为圭臬,是最能体现中医文化的内涵的一部经典著作.如能将《内经》思想作为启蒙课本运用于中小学的中医文化教育之中,则不仅仅是从教育普及方面继承中医文化,更是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但随着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一部分大学新生已经在中学阶段掌握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要求的一些内容,特别来自经济教育较发达地区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所有内容.鉴于这种情况,如果再在新入学的大学生当中普遍开设这门课程,就会造成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进入普及阶段,21世纪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和处理日常工作,成为各专业大学生的必备素质.随着各专业领域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形势的需要.国家教育部理工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9年编制完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V4.0》,对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1].基于该指导意见和教学实践,笔者对中医药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内容设置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改革中医药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路.教学内容设计原则.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是"国家基础科学与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该基地通过"九五"期间建设,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基础科技创新人才.
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毕业生,伴随高等中医药教育走过了60年.有鉴于前贤教诲、同辈启迪和自身成长积淀,对中医药高教60年的成就和问题提出若干见解和建议.60年中医药高教成绩斐然,从初建高校到本、硕、博、博士后健全,培养了大批中医、中药各级各类的骨干;但在全科人才培养和通才教育、强化基础与中学教育联接、以人为本的循证与叙事医学教育、重传承完善学位教育、回归象思维完善证候体系、整合医学的提出奠基与未来6个方面还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2.5 回归象思维,完善证候体系中医原创优势的一项核心内容是辨证论治,把握好辨治理法方药,针对现代难治病的诊疗获取显著疗效是各级各类中医师(士)的硬功夫.医学生(含学士硕士临床专业博士)需认真学习综合性辨证论治,这是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中医学正处于生命科学与人文哲学融合互动的高概念时代,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进步,以辨证论治的疗效,带动了学科框架的更新,包涵着以中国人的哲学智慧进一步完善辨证论治的证候体系.
中医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完全缺失,使人们从小就失去了接触中医药认知生命和疾病的知识、方法与思维理念的机会,严重影响了中医药人才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中医药教育,有利于完善中医药院校教育格局,促进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有利于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丰富基础教育内涵,提升素质教育水平;有利于推进全民健康,减少医疗支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是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需要.
目的:了解小学三、五年级及初二年级班级学生学业成就、组织地位、群体地位分层的现状.方法:对43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学业成就总体水平高,有27.4%(34/124)的学生优秀,53.2%(66/124)的学生良好,且女生多于男生(优:19.4%/8.1%,良:30.6%/22.6%),小学五年级优秀生明显减少(14.7%,15/102),初二学生的学业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2.一部分学生长期垄断班级干部岗位,37.7%的学生从没担任过班级干部.3.小三、小五年级学生被接纳者占29.1%~40.2%,至初二上升为55.8%.4.小三和初二学生不同组织地位不同(χ2=23.064,P<0.01;χ2=84.667,P<0.001)、不同学业成绩与不同群体地位者其学业成绩差异有显著性(χ2=18.352,P<0.01; χ2=35.226,P<0.01)、不同组织地位者其群体地位差异有显著性(χ2=28.396,P<0.01;χ2=26.162,P<0.01).结论:学生的学业成就经历了逐步分化的过程,组织地位稳定性强,群体地位初始阶段分化显著并逐步减弱.小学低年级一些优秀生成绩优秀,组织地位高,是群体中的受欢迎者.初中学生主要沿着学业成就分层.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在完成医学院校基础教育后,接受规范的护理专业化培训[1],它是适应现代护理学科发展,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了帮助新护士更好地适应从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提高其综合素质及专业理论和技能,我们于2006年始在本科生毕业后规范化培训中试行"双导师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在日本厚生劳动省以及文部科学省两省的管辖下,日本护理基础教育包括4年的大学和3年的护士职业学校教育.对于教育内容和教师等,在保健士、助产士和护士的学校教育中,要按照规定的要求来进行.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本文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的分析,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一系列设想.关健词: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方法;课程改革
由于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澳门护理研究近年开始迅速发展.继1998年创建高等护理教育后,2002年护士的基础教育提升至学士学位水平.
朱昌寿教授,北京人,1931年7月31日生,祖籍浙江绍兴.1944年考入著名的北京师大附中,受到传统的严格的基础教育和优良校风的熏陶.1950年考取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受到知名老教授和从美国回国的年轻教授的授课.1949年在师大附中由中国民主青年联盟转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3年在北医参加中国共产党.
本文摘译自2008全球降低危害状况(The Global State of Harm Reduction 2008)亚洲部分内容. 亚洲大陆,具有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1]),是一个文化、语言、经济和政治多元化的地区.在人类贫穷指数(human poverty index,相对于人类发展指数,此指数以生命的夭折程度、基础教育缺乏程度以及取得资源的不易程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贫穷状况)的排名中,日本是亚洲国家中排名最好的,而尼泊尔排名最差.
德国的基础教育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总共13年,现在也有少数学校试行12年.学生通过高中毕业考试(Abitur),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就具备了"大学入学资格",没有象中国那样的"全国统一高考".德国的大学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原则上通过Abitur者均可申请到大学,但是部分大学专业有名额限制(Numerus Clausus),申请者要有较好的成绩才能进入.德国大学的药学专业就属名额限制专业.德国开设药学专业的大学有:柏林自由大学、波鸿大学、不伦瑞克工业大学、杜塞尔多夫大学、埃朗根-纽伦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弗赖堡大学、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哈雷-维滕贝格大学、汉堡大学、海德堡大学、耶拿大学、基尔大学、莱比锡大学、美因茨大学、马尔堡大学、慕尼黑大学、明斯特大学、雷根斯堡大学、萨尔布吕肯大学、蒂宾根大学、维尔茨堡大学等22所.2004年在校学习药学专业的学生共有12954名[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完成学校基础教育后,在经过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完善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带教工作质量是实现培养目标、决定学习质量高低的关键,因此临床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向社会输送护理人才的质量.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专科性强,无菌要求高,需要护士掌握的知识结构复杂[1],也就对手术室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同学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手术室实习中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技术,笔者认为注重基础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2009级本科专业2个教学班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讲授法.待课程结束时,统计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学生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BL教学模式进行生理学教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中医学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也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中医学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中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在中医学事业中起着固本延真、启蒙开新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中医学理论传承和基础教育的相互关联,结合当前中医学基础教育面临的困境,尝试探讨中医学教育的应变思路和调整策略,希冀藉由当代认识论的视角,深刻反省中医学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以获得中医学基础教育固本强基、与时俱进的启示.
探讨医学生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特点、主要内容和实施环节.
今天,我们已迈入21世纪.新的世纪,将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纪,也将是民族振兴、祖国腾飞的世纪.我们党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本世纪前期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战略目标:使我国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彻底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并在此基础上,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继续医学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即被作为一项毕业后教育制度确定下来,它是继高等医学院校基础教育和毕业后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终身性教育制度,它是培训和提高在职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极其重要的手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继续医学教育就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当今社会“看病难、看病贵和医患关系紧张”三大医疗顽症,从教育的角度看,与国民没有建立科学就医的基本观念有关.纵观当今的基础教育,尽管有生理卫生课,但从未见有科学就医的基础常识普及.科学就医制度尽管有诸多尝试,但仍然步履为艰.当经历了无数起恶性医闹事件之后,2014年健康中国行活动终于聚集“科学就医”,然而什么是科学就医,社会尚无共识,笔者根据中国科学院曾益新院士对科学就医核心信息率的解读具体分析如下.
随着外科思想观念更新和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手术科室病床急剧增加,手术量大幅增长,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术中配合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在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基础教育后,接受规范化的专业培训[1]。我院手术室近年招聘了较多新护士,为提高其手术专科技能水平,从2008年开始改进以往单纯由护理部组织的每年1次护士自行复习后统一考试的方法,实施由科室指定专人教学的规范化专科培训学习方式,使新护士的手术室专科技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带动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现将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是护理基础教育的继续和深化,从在教室接受被动教育,过渡到在病房面对一个整体人的护理,护生能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1].作为临床带教老师,要主动关心护生,针对他们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特点和个人特征,指导护生从知识结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操作技术方面尽快适应护生至实习护士的角色转变,有助于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能够为医疗保险的药品报销目录的遴选提供决策依据以及规范医院、医生的用药(治疗)行为.我国通过改革现有公费医疗体制,普及药物经济学基础教育与职业继续教育,积极开展药物的经济学研究并推广其成果,加大其在药政管理领域的实际应用,增强用药的费用效果意识,这些对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和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后,不同程度感觉到思想上速惘,学习任务之多可能也是他们始料不及的.大学的教学模式和中学有较大差异,师生之间的磨合也不如高中多.大学的基础课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面对诸多问题,搞好大学基础课与中学教育的衔接,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拟从化学基础课的角度出发,初探高校化学课与中学化学的衔接.
生命科学的突飞猛进,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等药学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从化学、生物学、医药学等几个方面入手阐述21世纪现代药学理论基础这一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