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猪群咬架(含咬尾)现象,尤其是生长速度快而饲养管理跟不上的瘦肉型猪群更容易发生,伤口出现发炎、溃烂,影响了生猪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在此,简要谈谈猪群咬架的诱因和解决的办法,供参考.
吉林省镇赉县某养猪场自行繁殖的瘦肉型猪长白猪在60日龄前后分别完成了猪瘟、丹毒等预防注射.在管理上全期舍饲.为了取得更快的生长优势,在饲料中另加喹乙醇100g/t,由50日龄起连续喂服60余天,在3 4月龄时猪群中,突然发生以痉挛、抽搐、运动障碍、眼睑水肿和高烧为主征的病猪1头,经抢救无效死亡.以后又间断发生类似的病猪19头,发病率(20/178)11%,死亡率(7/20)35%,通过病理学、病原学检查诊断为猪水肿病.
1肉猪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前期增重慢,中期增重快,后期增重又变慢.一般到达100公斤左右时增重停留在一定的水平上,超过100公斤时,日增重开始下降,当达到150公斤以后很少增重.猪的出栏体重过大,日增重少,耗料多,成本高;出栏体重过小,虽然省料,但屠宰率低,肉质差,也不经济.从胴体品质来看,我国的地方早熟品种,在体重75公斤左右出栏最适宜,这时的肉质好,屠宰率也高;以本地猪为母本,外来瘦肉型猪为父本的二元或三元杂交猪,在7~8月龄、体重达90~100公斤时屠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