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20世纪80年代初认识的一种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急性自限性肝炎,又称为肠道传播型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归类于萼状病毒科.Meng等[1]1997年首次从美国本地猪中分离出野生株HE病毒,由此也揭示了动物作为戊型肝炎传染源的可能性.戊型肝炎其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起病急,以乏力、消化道症状(腹胀、纳差、恶心、呕吐)尿黄、发热为主要症状、体征,以巩膜、皮肤黄染为主,多数伴有胆囊受累、表现为胆囊区压痛,与胆红素代谢、排泌、贮存异常有密切关系[2].
1肉猪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前期增重慢,中期增重快,后期增重又变慢.一般到达100公斤左右时增重停留在一定的水平上,超过100公斤时,日增重开始下降,当达到150公斤以后很少增重.猪的出栏体重过大,日增重少,耗料多,成本高;出栏体重过小,虽然省料,但屠宰率低,肉质差,也不经济.从胴体品质来看,我国的地方早熟品种,在体重75公斤左右出栏最适宜,这时的肉质好,屠宰率也高;以本地猪为母本,外来瘦肉型猪为父本的二元或三元杂交猪,在7~8月龄、体重达90~100公斤时屠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