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仪在临床的使用非常广泛,但由于缺乏严格的过筛标准和质控措施,往往造成结果的误差,特别是目前国内仍有不少实验室对尿液的检查只做干化学检查,忽略了显微镜检查,易造成错误的诊断。为探索尿液分析仪检查尿红、白细胞的假阴性情况,我们按NCCLS(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GP-16-ALiteration要求[2],用尿液分析仪和DiasysR/S2003尿沉渣工作站检测尿红、白细胞的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材料方法1.1 仪器与试纸MIDITRONR尿10项分析仪(德国Boe-bringer Manuheim公司生产)及其配套生产的Combur10 Test M尿10项试纸带1.2 试剂 稀释清洁液(生理盐水)消毒漂洗液(5%次氯酸钠溶液)1.3 标本采集 按NCCLS Literation GP-16-A(ISBN1-56238-282-9)要求,用一次性塑料尿杯收集住院患者清晨中段尿共1 200例(其中:男750例,女450例,年龄1~76岁,采集后及时送检。
随着干化学法尿分析仪在尿常规检查中的普及,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科中,而有些检验科却忽略了对尿液沉渣的显微镜检查.
近年来,干化学尿液自动化分析逐步在国内普及,但不少操作者由于对干化学缺乏严格的过筛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往往造成实验误差,甚至延误疾病的诊断,目前较为突出的是只看干化学检查的白细胞、红细胞结果,而忽略显微镜检查的倾向.
自应用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以来,因其灵敏、快速,已迅速被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但只是做干化学检查而忽略显微镜检查会给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漏诊或误诊.尿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测的符合率一直是倍受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为探讨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程度.我们采用干化学法与显微镜镜检法,对850份尿液标本进行了检测比较.现报导如下.
近年来,尿液常规检查的工作量与日俱增,自动化仪器广泛应用,干化学检查尿红细胞、方法简便,敏感性高但有一定假阳性,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是金标准,但是有些红细胞在肾脏滞留时间长破坏后可出现"假阴性"结果.而干化学检查法不仅能检查红细胞而且能检查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血红蛋白,由此可见,两种方法是互补关系,必须结合分析.
随着尿液分析仪(又称为"干化学检查")在尿常规检查中的普及使用,尿液分析既简单又快捷,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方便.笔者对1800份尿液标本进行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检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2002年7月,我院收住一例患者的展尿标本经干化学检查发现酯酶阴性、亚硝酸盐阴性,而尿沉渣镜检白细胞高达988个/μl,现报告如下:
白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白细胞试剂带问世以来,因其灵敏快速,已迅速在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但由于尿液成份复杂,易受污染,放置时间过长后理化因素影响而使检查结果改变,更因缺乏严格的过筛标准和质控措施,往往造成结果误差,特别是对红细胞、白细胞的检测,有的实验室对尿液分析只做干化学检查,完全忽略了显微镜检查,给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漏诊和误诊.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使用DiaSys R/S 2003尿沉渣分析工作站法与干化学法对尿液红、白细胞进行联合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尿液中的某些物质在进行干化学检查的环境下极容易受环境和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定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2012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站接受孕前健康检查受检者的尿液进行测定时分别给予了低温环境和室温两种试验条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两种温度下尿液干化学测定实验结果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近年来,尿液分析仪已在基层医院普及使用,但往往忽略尿沉渣镜检工作.笔者就尿液干化学检查与尿沉渣镜检结果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