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绢病】相关文献(7)
  • 氮、磷、钾肥对黄连白绢病菌核形成和萌发的影响

    《中草药》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1年6期

    目的 研究氮、磷、钾肥对黄连白绢病菌核的形成和萌发的影响,为黄连栽培过程中防治病害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配制不同浓度的氮、磷、钾肥施加到土壤中,再接种菌丝块、菌核,观察对菌核形成、萌发的影响.结果 尿素、碳酸氢氨对菌核萌发、形成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磷酸二氢钠、氯化钾、硝酸钾对菌核的形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磷酸二氢钾对菌核的萌发作用不明显,对菌核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生产中可采取偏施氮肥,少施钾肥、磷肥的措施来控制黄连白绢病菌核的形成及萌发.

    氮肥 磷肥 钾肥 黄连 白绢病 菌核
  • 鱼腥草白绢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

    《中草药》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5年12期

    目的通过对鱼腥草白绢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调查、田间试验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结果种茎处理以多菌灵的效果最好,发病率最低,产量最高;PDA平板测定表明木霉对鱼腥草白绢病拮抗作用极强,优于常用农药处理;在3个木霉菌剂质量浓度中,20 g/m2的防治效果最好,其防治效果达到了60.28%.结论采用多菌灵处理鱼腥草种茎和20 g/m2木霉制剂处理土壤能较好地防治鱼腥草白绢病.

    鱼腥草 白绢病 防治方法
  • 多效有机菌肥防治白术白绢病的研究

    《中草药》 北大核心 CSTPCD CA CBST 2000年7期

    报道由合理配比的有机物中殖入有益微生物哈茨木霉制备而成的多效有机菌肥对白术白绢病菌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菌肥对白术白绢病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哈次木霉 多效有机菌肥 白术 白绢病
  • 枯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对白术白绢病的防治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STPCD 北大核心 2017年10期

    前期工作中发现蚕沙发酵肥能有效缓解白术的连作障碍,并从发酵肥中筛选到4株可能缓解白术连作障碍的益生菌.为进一步探讨蚕沙有机肥缓解杭白术连作障碍的微生物作用机制,从致病白术根际分离并培养白绢病致病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利用平板对峙实验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荧光性假单胞菌(Psdeuomnoda fluoerncnet)、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sh和黄杆菌(Flavobacterium mizutaii)4种菌与齐整小核菌进行拮抗,并通过盆栽实验验证.对峙实验结果表明,黄杆菌对齐整小核菌的抑菌率为43.6%;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率为67.6%;荧光性假单胞菌的抑菌率为52.5%,而类芽孢杆菌的抑菌率为12.4%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说明黄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荧光性假单胞菌能够有效拮抗白绢病病菌,而类芽孢杆菌效果不佳.在致病白术土壤中添加这3种有效益生菌,也能够有效提高白术存活率,而且存活率随着益生菌浓度增加而增加,高浓度(2×108CFU/mL)枯草芽孢杆菌效果最明显,达到100%,另外2种益生菌均为80%.结论:从蚕沙发酵肥中筛选出的3种益生菌均能抑制白绢病病原菌的生长,且枯草芽孢杆菌的防治效果最好,可提高病株的存活率及改善病株生长,提示可以用于生物菌肥的开发.

    白术 白绢病 齐整小核菌 枯草芽孢杆菌 平板对峙
  • 哈茨木霉防治白术白绢病初探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北大核心 CA CBST 1998年z1期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是著名中药"浙八味”之一,以块茎入药,是重要的常用中药,有"十方九术”之称,主产地浙江磐安县.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是白术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且危害严重,常年产量损失达20%~40%,目前在生产上尚缺乏理想的防治方法和农药.据报道[1~4],哈茨木霉在茉莉花的白绢病防治上取得较好的效果,防效达90%以上.为此我们利用我所的科研产品哈茨木霉在白术主产区磐安进行了二年二点的试验,现报道如下.

    哈茨木霉 防治方法 白术 白绢病 现报道如下 常用中药 磐安县 科研产品 产量损失 主产区 茉莉花 浙江 危害 试验 生产 农药 理想 块茎 产地 病害
  • 不同杀菌剂对白术白绢病毒的毒力差异性研究

    《特别健康》 2018年15期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杀菌剂对白术白绢病毒的毒力影响.方法:以白术白绢病菌齐整小核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杀菌剂75%百菌清、40%五氯硝基苯、15%三唑酮、30%苯甲?丙环唑、8%氟硅唑处理,对比毒力差异性.结果:15%三唑酮、30%苯甲?丙环唑、8%氟硅唑EC50<5μg/ml,对白绢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EC50浓度分别为1.98、2.65与4.90μg/ml;40%硝基苯EC50为10.74μg/ml,同样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结论:不同杀菌剂对白术白绢病毒的毒力有不同的影响,在田间白术白绢病菌的防治中需要选择抑菌效果显著且EC50浓度更低的杀菌剂.

    白术 白绢病 杀菌剂 毒力
  • 世界主要花卉病虫害发生分布概要

    1 花卉主要病害1.1 牡丹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e.)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美国、日本也有发现.症状:危害根茎部,染病植株的根茎部黑褐色,湿腐,随后土壤表土及根茎处,出现白色丝绵状菌丝体.

    花卉病虫害 根茎 分布 菌丝体 白绢病 植株 症状 危害 土壤 丝绵 日本 牡丹 美国 褐色 地区 病害 表土 白色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