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第四章医事管理第一节中医界反对废止中医药的斗争19世纪中叶,西方医学通过各种渠道迅速地传人我国,丰富了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内容.东方医学与西方医学在科学技术上的结合,本应起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当时医学界的少数人缺乏历史唯物观点,错误地认为"中医不科学,应当取缔",而当政者又支持这种错误的观点,从而严重地限制了中医药的发展.
1.生命由己而不在天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这是三国时期军事家、文学家曹操脍炙人口的咏志诗,客观地体现了他对死的旷达精神,连龟蛇一类的"灵物"尚且有生命的极限,更何况于人?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界任何生物发展的必然.因此他从正面看待生死,对生与死抱有乐观态度,又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的唯物观点看待人生,生命由己而不在天.先天的禀赋和素质是一方面,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靠后天调养和修炼,则可度百岁而近天年.在我国有60岁为下寿,80岁为中寿,120岁为上寿的传统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