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是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处理政府内部行政事务,从而为社会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一种全新的治理手段.与传统的办公方式相比,电子政务具有便捷、高效、开放、透明和公平等显著特点.
公立医院主要包括卫生部门管辖的医院、高校附属医院和校医院、军队医院、政府内部的机关医院等,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社会效益是医院经济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标.近年来,有限的财政拨款和医疗市场急剧变化的影响使得医院已由靠财政吃饭的格局转变为靠自身实力、竞争力抢占市场来求生存、谋发展,适度的负债经营、举债发展成为医院筹资的一种必要手段.对此,医院经营管理者需要认真研究负债经营战略,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以实现医院筹资与用资的平衡.本文就公立医院负债经营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1986年,我县农村卫生事业费随着乡财政的建立而切块下划,县卫生局对乡卫生院的管理力度被削弱,乡镇卫生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控.为了重新建立对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县政府在1989年做出决定,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权全部移交给乡政府.当时的设想是希望乡政府能完全承担起对乡卫生院管理的职能,但由于乡政府内部没有设置卫生行政机构,也没有专职的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同时还由于其他一些众所周知的因素,这种预期效果并没有达到.乡镇卫生院的情况进一步恶化,有一半乡镇卫生院已处于解体半解体状态,另一半乡镇卫生院也岌岌可危,一些本来可以控制的传染病在那一期间明显上升,1989年出现脊灰流行,全县发生了52例脊灰病人.1991年县委、县政府采纳了县卫生局的建议,果断地做出决定:将乡卫生院的管理权全部收归县卫生局,由县卫生局行使乡镇卫生院的干部任命权、人事调配权、经费分配权,同时也将相应的责任交县卫生局承担.乡镇卫生院由县卫生局主管的体制自此确立,这一体制在我县已运行整整10年.10年中,我县已初步建立了县、中心、乡、村四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管理体系,为农村卫生事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回顾1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建立和完善县卫生局对全县卫生事业统一管理的体制,是发展农村事业的关键.
近年来,福建省长汀县的乡镇卫生院管理模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笔者于近日赴长汀县调研发现,长汀县对乡镇卫生院管理的基本特点是县级政府内部推行“责权对应的管理体制”;卫生局与卫生院之间推行“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在此基础上乡镇卫生院形成了“以服务获取收益,以收益促进服务”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