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二黄的剧目丰富多彩,久有“唐三千、宋八百、野外史传数不得”之称。现所知有传统剧目抄录存本达九百三十七个整体戏和折子戏,取材范围从上古传说到明清故事,活像是一部“中国通史演义”。
苗族医药的起源由于苗族本身无本民族文字和史实的记载,故其医药的起源难于考证,但从众多的其他文献和传说、古歌中,仍可窥知其具体情况,其特点一是起源较早,历史悠久.苗族民间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西汉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日苗父.苗父之为医也……".有的学者认为:"刘向<说苑>说上古有人名苗父,……这个苗父就是黎、苗族的巫师(巫医),巫师治病主要是祈祷禁咒术,但也逐渐用些酒、草等药物"(<中国通史简编>).还有的学者认为,汉族文献所记的苗父,就是苗族传说中的"药王爷".湘黔交界的苗族人民说,药王爷是一个周身透明、状如玻璃、有翼能飞的神人,他不畏艰难险阻,披星戴月为人民"岔税岔嘎"(东部苗语即"寻找药方"),这个传说流传很广,这说明苗族医药是起源于上古神话时代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英文版的医学通史已出版多部,这些著作各具特色,且都是在国际医史学界十分活跃的学者多年研究的力作.
赵石麟为我院资深研究员,年逾八秩,治学严谨,勤于笔耕,甚作甚丰,尤对医学卫生史志研究情有独钟,曾主编<孙思邈千金方研究>、<陕甘宁边区医家传略>及参编<中国医学通史>、<陕西卫生志>等.
<中国医学史研究>,朱建平著,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32开本,38.5万字.书中收载著者医史研究论文54篇,多为近作.内容包括医学通史、文化史、疾病认识史、方剂史、养生史等多方面、多领域.其中也包括医史通论、医史人物、医籍、医事大事记、医史发展沿革以及史评、史论等内容.总的认识:史料翔实,史论观点正确,说明透彻,持论公允,见解新颖,多所创见.因此适用于史学、医学及有关人员阅读.
近年来,中国医学史学科在许多新老领域的研究均得到开拓和深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最近有幸获读朱建平研究员新著<中国医学史研究>一书,令人欣喜不已.全书包括中国医学通史、中国医文化史、医药交流史、疾病史、方剂史、养生史等内容,共54篇作者多年之学术研究结晶,内容非常丰富,史料极为翔实.现就本书予以评介.
期盼已久的《中国医学通史》四卷本巨著已于2001年1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有幸先睹研读,受益匪浅。赞许之余,不揣浅陋,略加评介,以广推荐。
藏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具有明显民族特色的一种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