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资料男孩甲,14岁,学生,2004年11月11日8:00,与另一男孩乙(15岁)一同私自进入昆明机场一架空中客车A-320飞机右后起落架舱内,随后飞机起飞执行昆明-重庆航班任务.飞机升至约100 m高度时男孩乙坠地身亡,甲随机客舱外飞行50 min后到达重庆江北机场,15min后被货运人员发现,急送机场急救中心救治.当时生命体征:体温36.8℃,脉搏8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00/80 mm Hg;全身颤抖,表情淡漠,神智清楚,仅能正确回答简单问题;口唇发绀,双眼睑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上皮点状脱落;听力大致正常,全身无外伤,内、外科查体无阳性体征.
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海拔5000 m左右的高原地区气温比同纬度海平面低30℃左右.因此,寒冷成为飞行人员高原遇险生存中除缺氧、低气压之外威胁生命的一项主要因素.开展飞行人员高原防寒睡袋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歼击机飞行员遇险生存所需的所有物品都存放在弹射座椅椅盆中,因此睡袋的设计除要考虑到足够的保暖量和防风因素之外,还必须考虑到自身包装体积和重量等因素.飞行人员救生防寒睡袋受限于包装体积的要求,保暖量仅为1.5 clo左右[1],因此要提高飞行人员高原遇险生存过程中抵御寒冷的能力,改善飞行人员救生防寒睡袋的保暖效果,就必须从改进制造材料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