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First Aid)】相关文献(6)
  • 喉气管复合伤急救体会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CSTPCD 2006年4期

    喉气管复合伤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症,救治是否及时、正确,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如处理不当可因病情严重而危及生命或引起并发症,导致组织变形、功能障碍.1997年7月~2004年6月,我科收治13例喉气管复合伤患者,报告如下.

    多处创伤(Multiple Trauma) 喉(Larynx) 气管(Trachea) 急救(First Aid)
  • 环甲膜套管穿刺针的设计及应用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CSTPCD 2008年1期

    急救用环甲膜套管穿刺针已获实用新型专利,设计的目的在于解决急性喉梗阻、呼吸窒息对患者的危害,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气管(Trachea) 穿刺术(Punctures) 急救(First Aid)
  • 起落架舱内飞行50 min存活一例

    一、临床资料男孩甲,14岁,学生,2004年11月11日8:00,与另一男孩乙(15岁)一同私自进入昆明机场一架空中客车A-320飞机右后起落架舱内,随后飞机起飞执行昆明-重庆航班任务.飞机升至约100 m高度时男孩乙坠地身亡,甲随机客舱外飞行50 min后到达重庆江北机场,15min后被货运人员发现,急送机场急救中心救治.当时生命体征:体温36.8℃,脉搏8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00/80 mm Hg;全身颤抖,表情淡漠,神智清楚,仅能正确回答简单问题;口唇发绀,双眼睑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上皮点状脱落;听力大致正常,全身无外伤,内、外科查体无阳性体征.

    急救(First Aid) 缺氧症(Anoxia) 冷(Cold) 病例报告(Case report)
  • 高性能战斗机座舱盖爆破飞行员救治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4岁,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飞行时间1300h.平时身体素质好,飞行耐力和抗荷耐力良好.患者2003年3月30日在飞行训练中,飞机起飞25min后,海拔9500m高空,距机场约100km处,座舱盖突然爆破抛落.

    急救(First Aid) 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 病例报告(Case report)
  • 氮氧化物致急性化学中毒性肺水肿19例的临床救治

    氮氧化物急性中毒病程进展快,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尤其应重视迟发性严重急性化学性肺水肿的发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液体火箭推进剂和远程导弹爆炸将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1];在一些化工厂、爆竹工厂、地下矿井等的意外事故中均可遇到氮氧化物的中毒损伤.

    急救(First Aid) 氮氧化物中毒(Nitrogen oxide poisoning) 气体中毒(Gas poisoning) 肺水肿(Pulmouary edema)
  • 4502航班乘客颠簸伤救援情况

    一、救治经过1997年2月16日19∶10,外场医务人员接到机场指挥室电话:上海回成都的SZ4502航班飞机上有一位老太太脚扭伤,需要医生.值班医生护士立即携急救箱到指挥室待命.19∶35乘救护车到机坪等侯.登机后得知,飞机遇强气流发生颠簸,有10余名乘客受伤,面对情况的突然变化,医务人员立即由近及远地快速逐一检查病人,并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和分类,其中因紧张而虚脱3人,外伤10人,有头、颈、躯干及四肢伤.医务人员本着先重伤后轻伤的原则分两批护送伤员转门诊,同时在机上用对讲机将乘客受伤情况告知指挥室和医救中心总值班,请指挥室通知门诊值班医务人员作好抢救准备.19∶55首批病人到达后,医救中心总值班立即组织内、外场所有值班医务人员投入抢救工作,20∶10第二批病人到达.经初步检诊,外伤10人,其中颈椎骨折、右眼眶上骨折伴血肿1人,1名小孩股骨骨折、鼻腔出血,肋骨骨折2人,头皮血肿2人,软组织挫伤4人(腰部1人,胸部2人,肩部1人);虚脱3人.经初步处置后,将其中4名伤势较重者先由医生、护士随救护车送往上级医院救治,另4名伤势较轻者也由医生、护士随另一辆救护车送往上级医院诊治.护送过程中伤员生命安全,伤势稳定.余下轻伤(含虚脱者)5人,由承运方工作人员带回宾馆休息观察.另1名女乘务员面部伤直接由乘务队汽车接走,自行就诊.

    创伤(Wounds) 急救(First Aid)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