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喉癌DNA倍体、细胞周期特征及超微结构,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冻存的喉癌标本及5例声带息肉患者术中修复的喉部组织,同时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喉癌标本与喉部粘膜的异倍体率分别为60.0%(18/30)、G0,S期百分比分别为20.33±6.12及12.35±3.81,DI值分别为1.78±0.82及1.07±0.04,PI值为29.09±6.8及11.75±3.75.喉癌标本的异倍体率,DI值,PI值,S期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光镜下发现异倍体肿瘤分化差,核分裂相多,二倍体肿瘤分化好.电镜下发现异倍体肿瘤的核大,深染,畸形明显.结论:喉癌的异倍体率与肿瘤的位置、细胞分化有关,流式细胞术在揭示喉癌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研究成人咽喉部良、恶性病变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斑点杂交技术,对55例咽喉不同病变的新鲜组织标本进行HPV6,11,16,18,33共5型HPV-DNA感染的检测.结果:在咽乳头状瘤组HPV感染率为60%(6/10),喉乳头状瘤组为70%(7/10),喉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组为20%(1/5),声带息肉组为20%(1/5),喉癌组为20%(1/5),声带小结组为0(0/10).HPV-DNA型别分布在咽喉良性病变中以HPV6,11型为主,喉癌中以HPV16为主.结论:本地区成人咽喉良、恶性病变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测HPV,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DNA等位基因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广泛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是肿瘤常见的遗传学改变之一.某些染色体或某一染色体的某些特定区域在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发生发展中存在着高频发的MSI.有些MSI常发生于HNSCC的早期.弄清这些与HNSCC有良好相关性并与许多抑癌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有否等位基因缺失或不稳定性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HNSCC的发生与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