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回顾性分析分泌性中耳炎鼓室注射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对疗效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2年8月~2005年8月资料完整的93例(129耳)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参照文献[1].
腺样体肥大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但成人腺样体肥大也占一定比例[1].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切除,近两年来我科收治腺样体肥大病人1 55例,其中90例患者为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并微波凝固治疗.现报告如下:
鼻内镜和微波治疗技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结合以上两种技术的优点,自1997年1月~2001年6月,我们经鼻内镜微波治疗腺样体肥大42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阻塞性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可能引起儿童生长发育异常,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protein 3,IGFBP-3)概况及其在阻塞性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患儿生长激素分泌异常诊断和疗效判断方面的意义进行综述.
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及转归因素较复杂,除各种原因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外,还与衣原体感染、乳突气化程度、腺样体免疫功能异常、炎症介质等因素关系密切,本文就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鼻用糖皮质激素因具有强大的抑制变态反应、抗炎及抗水肿作用,临床上作为治疗变应性鼻炎(AR)、鼻窦炎和鼻息肉的一线用药,其疗效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和证实.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的给药方式不仅作用于鼻腔,亦使得整个上气道受益.腺样体肥大是小儿鼾症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并与鼻炎、鼻窦炎有密切关联,而鼻炎、鼻窦炎也是小儿鼾症的重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