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2006年12月我科发生中耳术后迟发性不全性面瘫7例,报道如下.
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为临床常见疾病,目前手术主要有开放式及闭合式两种,开放式因胆脂瘤复发率低,听力保留与闭合式差别不大,因而被广泛采用.开放式手术术后恢复期常见问题的防治,各家报道不一,现将本科室诊治经验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作者2008年1月~2012年1月对66耳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行开放性改良乳突根治术,男36耳,女30耳,年龄9~54岁,术前出现并发症5耳,其中术前面瘫、感音神经性聋2耳,术后面瘫减轻,听力提高.5耳术前半规管被胆脂瘤侵蚀,术后眩晕减轻.对出现术后恢复期常见问题的原因及处理方案进行分析.
目的:为了提高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慢性化脓性及胆脂瘤型中耳炎32例采用单纯鼓室成形、联合进路鼓室成形及开放性鼓室成形三种术式,以钛质人工听骨行听骨链重建,Ⅰ期完成手术方法治疗.结果:随诊2年内听力提高>15dBHL者12例,听力达应用水平者20例,鼓膜愈合良好,未发现胆脂瘤复发及移植听骨排异现象.结论:结果表明采用上述三种术式Ⅰ期完成手术,以钛质人工听骨重建听骨链能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
目的:探讨中耳乳突手术面瘫和手术后面瘫的原因.方法:回顾我院1991~1998间年共行中耳乳突手术516例(530耳)中,发生面瘫18例(18耳),占3.4%,术中出现面瘫12例,其中有8例立即行面神经减压术;6例为迟发性面瘫,行保守治疗.结果:术中出现面瘫12例中,行面神经减压术8例,面瘫均完全恢复,4例未行面神经减压术者,其中3例面瘫2年部分恢复,1例5年部分恢复;术后迟发性面瘫经保守性治疗6例均完全恢复.结论:术中出现面瘫,要迅速探查,常规行面神经减压术;术后面瘫可行保守治疗.
鼓室成形术的目的是在清除病变基础上重建中耳传音结构与功能,该手术术后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对影响鼓室成形术的预后因素做了文献复习及归纳评析,虽然存在诸多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咽鼓管功能、中耳病变、听骨链状态、分期或再次手术、赝复体类型等均是影响鼓室成形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前详细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响鼓室成形术的预后因素,可以使术者选择最佳“个性化”手术方案,有利于提高疗效和降低手术风险.
鼓室硬化症是常见的引起传导性听力下降的中耳疾病之一,和慢性中耳感染密切相关,被认为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后遗症,近年逐步受到关注,但引起鼓室硬化的具体原因、发病机制和预后转归尚不明确.本文主要就鼓室硬化症的临床诊疗现状做一总结.
软骨-软骨膜复合体作为移植物应用于鼓室成形术具有诸多优点,如足够的机械稳定性,可减少新生鼓膜变薄、回缩,防止鼓膜再穿孔和鼓室粘连,避免术后继发性胆脂瘤的形成,有利于听力的恢复及提高等.本文就近年来软骨-软骨膜复合体移植物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