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8.5岁,病史5d~1个月.症状均为咽部不适,吞咽时加重.2例伴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8.3 ~38.8℃之间;3例发现一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均为3~5 cm之间,无触痛感,有活动度.所有患者均无肝脾肿大、腹部包块.专科检查:均为单侧扁桃体肿大,9例扁桃体呈暗红色,表面光滑,1例扁桃体表面轻度糜烂.以上患者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抗链球菌溶血素“0”(抗“0”)、胸部平片均正常.7例患者行扁桃体切除术,病理检查并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3例患者行扁桃体组织活检,病理结果为炎症性改变,后经扁桃体切除后行病理并免疫组织化学也证实为NHL.病理类型有弥漫大B细胞型8例,外周T细胞型2例.
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原发于鼻腔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概念.2000年WHO正式在淋巴瘤的分类中提出这一新的NHL分型[1].我院于2004年11月分别以"鼻腔炎性肿物"和"鼻前庭囊肿"收入院2例患者,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NK-T细胞淋巴瘤,现报告如下.
在西方国家鼻腔及鼻窦淋巴瘤中,B细胞淋巴瘤更占优势,T和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T细胞淋巴瘤只占所有结外淋巴瘤的0.4%~2.2%,T和NK/T细胞淋巴瘤更常见于中亚和拉丁美洲地区.目前关于鼻腔及鼻窦淋巴瘤免疫表型和临床结果之间关系报道很少,多数报道焦点都放在其病理学改变方面,而且病例数较少,没有系统地比较其三种亚型的临床行为和预后.本文就近年来对鼻腔及鼻窦淋巴瘤三种免疫表型的临床关联性的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扁桃体肿瘤临床并不少见,是口咽部常见肿瘤,有时因良、恶性肿瘤间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相似而极易误诊,本文归纳了众多学者对扁桃体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主要从扁桃体恶性肿瘤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扁桃体鳞状细胞癌及扁桃体恶性淋巴瘤3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扁桃体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扁桃体恶性肿瘤的治疗前景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