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相关文献(3)
  • 泼墨写意显风华

    《青春期健康》 2010年3期

    信步闲游,偶然踏入大栅栏闹市问的一家画室--登科画廊.画室的主人着一身中式服装正专心伏案挥毫,纸墨问或浓淡干湿,或粘擦点染,一幅气韵灵动的竹枝图便跃然纸上.

    中式服装 画室 大栅栏 竹枝 气韵 画廊 淡干
  • 中西医解剖学发展之比较

    《医学与哲学》 CSTPCD 2001年7期

    1 中西医解剖学渊源对比中医学作为一门独特的、有着悠久历史和民族特色的医学体系,在其发展之初便与解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中医解剖学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黄帝内经>中强调:"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皆有大数.”而且许多医书对各脏腑的位置、容量、重量、长度都进行了具体描述.<黄帝内经>云:"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着背之第五椎,…….”<难经>曰:"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又如<黄帝内经>记载,食道长为一尺六寸,肠道合为五丈五尺八寸 ,其比例为1∶35,这些记载与德国斯氏解剖学1∶37的结果极为近似,足以说明古代医家对脏腑的观察与测量是何等精确.至汉代,王莽捕获"乱党”孙庆后,曾派太医与屠夫进行解剖,度量五脏,以竹枝测血脉的终始.到了宋代,人体解剖学有了更大发展,医师与画工开始据实物绘制人体解剖图谱,著名的有<欧希范五脏图>,杨介的<存真图>.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医解剖学先后开始拉开差距.西方医学在中世纪后取得了长足发展,而中医解剖学却发展缓慢,几乎停滞不前,在西方医学突飞猛进发展的1881年,中医成立了第一所医学院校,在讲授解剖学时,使用的仍然是从西方传入的图表与模型,而中国人体解剖学未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中西医 人体解剖学 黄帝内经 医学院校 中医学 脏腑 医学体系 世界领先 民族特色 解剖图谱 古代医家 中世纪 大发展 竹枝 重量 中国 渊源 医书 医师 位置
  • 20世纪国内火灾案例(一)

    20世纪中国死亡逾百人的火灾1918年2月26日香港快活谷马场看台(由竹枝、木板建造的)倾倒,正好压在熟食摊的煤油炉上酿成火灾,烧死600多人.

    国内 火灾 煤油炉 竹枝 中国 香港 死亡 熟食 烧死 倾倒 木板 马场 看台 建造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