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妙散】相关文献(182)
  • 四妙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

    [目的]观察四妙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对40例痛风性关节炎住院患者使用四妙散(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各9g),随证加减,水煎服,1剂/d,分2次服用,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局部关节疼痛、肿胀程度及数目、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理化指标、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理化指标均有改善(P<0.01).[结论]四妙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痛风性关节炎 四妙散 湿热蕴结型 瘀热阻滞型 痰浊阻滞型 肝肾阴虚型 成方便读 中医药治疗
  • 金杰以中药辅助治疗疑难病3例

    《北京中医药》 CSTPCD 2017年2期

    金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师从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张发荣教授.其临床擅用四妙散、升阳益胃汤、炙甘草汤治疗疑难疾病,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疑难病3例总结分析如下.

    金杰 疑难病 四妙散 升阳益胃汤 炙甘草汤 名医经验
  • 四妙散合五神汤在风湿免疫科应用举隅

    《光明中医》 2009年5期

    运用四妙散合五神汤在风湿免疫科辨证治疗如结节性红斑、痛风性关节炎、膝关节滑膜炎等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举案总结.

    风湿免疫病 四妙散 五神汤 中医药疗法
  •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光明中医》 2017年23期

    目的 探讨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四妙散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2月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于我院就诊的8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组44例联合刺络拔罐放血疗法及四妙散口服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红肿及活动障碍等症状积分均降低,观察组数值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UA)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34/45),观察组为93.18%(41/44),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四妙散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关节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 四妙散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炎症因子 痹证
  • 四妙散辨证加减治疗下肢溃疡经验介绍

    《光明中医》 2013年5期

    "四妙散"是在经典名方"二妙散"基础上加牛膝、薏苡仁而成.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卷四,以黄柏(炒)、苍术(米泔浸,炒)等量组方谓之"二妙散",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1]明·虞抟<医学正传>卷五加川牛膝为黄柏四两(切片,酒拌略炒)、苍术六两(米泔浸一、二宿,细切焙干)川牛膝(去芦)二两谓之"三妙丸",治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2]清·张秉承<成方便读>卷三又增薏苡仁,乃成"四妙散".

    四妙散 辨证论治 下肢溃疡
  • 论四妙散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光明中医》 2015年2期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慢性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临床辨证使用四妙散加减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对四妙散治疗痛风的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进行总结,望能延伸痛风新的治疗途径,为痛风患者提供一种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

    痛凤 四妙散 研究进展
  • 四妙散合宣痹汤联合西药治疗湿热型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四妙散合宣痹汤联合西药治疗湿热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河南省中医院病房和门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并符合湿热型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妙散合宣痹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4,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类风湿因子及血沉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治疗后类风湿因子及血沉与对照组同期相比,治疗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 ﹤0.05)。结论四妙散合宣痹汤联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对改善湿热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实验室指标有明显疗效,且安全性好,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类风湿性关节炎 四妙散 宣痹汤 临床观察 中医药
  • 自拟祛痹汤合四妙散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

    《世界中医药》 CSTPCD 2017年12期

    目的:了解湿热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给予自拟祛痹汤合四妙散治疗对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6年5月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湿热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35例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自拟祛痹汤合四妙散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免疫指标、关节症状恢复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RF、ESR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3、C4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等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疗效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祛痹汤合四妙散用于湿热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清免疫指标,且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祛痹汤 四妙散 类风湿性关节炎
  • 蒲灰散合四妙散治疗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北大核心 CA 2012年15期

    目的:研究蒲灰散合四妙散对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微晶型尿酸钠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蒲灰散合四妙散(1.0,2.0,4.0 g·kg-1,ig)对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关节肿胀度、关节腔白细胞数及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结果:蒲灰散合四妙散于给药后1~3h关节肿胀度,显著降低肿胀度,模型组药后1,2,3h分别为(41.98±5.74)%,(37.84±8.03)%,(33.30±9.05)%蒲灰散合四妙散低剂量药后3h为(26.40±3.96)%(P<0.05),中剂量药后2,3h为(27.61±5.40)%,( 20.22±7.75)%;(P<0.05),高剂量药后1,2,3h为(34.25±5.93)%,(26.00 5.66)%,(12.30±7.07)%(P<0.05)且呈量效关系;高剂量组关节腔中白细胞数量(3.42±0.36)×105个/mL,比模型组[(4.32±0.66)× 105个/mL]明显减少(P<0.05),且血清中尿酸水平也显著降低,模型组与高剂量组分别为(44.50±4.85),(35.33±7.84)μmol· L-1 (P <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各给药组关节滑膜组织病变比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蒲灰散合四妙散对微晶型尿酸钠致家兔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蒲灰散 四妙散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
  • 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A 2008年3期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尿酸盐在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其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明显发红、发热、肿胀为主要临床表现,易反复发作,剧痛难忍.本院2006年5月~2007年1月采用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6例,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四妙散 加减治疗 痛风性关节炎 周围组织 急性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 尿酸盐 总结 肿胀 形式 疗效 剧痛 结晶 发热 沉积
  • 四妙散为主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5年13期

    目的:评价四妙散为主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搜集四妙散为主方的中药方剂与西药对比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c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使用Revman5.2统计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试验,涉及1 0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四妙散为主方的中药方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合并的OR值分别为2.28,95% CI(1.54,3.37);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西药组,合并的RR值为0.12,95% CI(0.07,0.23).结论:四妙散为主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西药均有一定优势.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存在中度选择性偏倚的可能性,可能影响结果真实性,因此上述结论还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来验证.

    四妙散 痛风性关节炎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四妙散对尿酸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及α-SMA表达的影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5年2期

    目的:观察四妙散含药血清对尿酸(UA)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TGF-β1、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K-2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干预24h后,MTT检测细胞活性抑制率;Real-time PCR检测TGF-β1、α-SMA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GF-β1、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MTT检测显示尿酸抑制细胞活性(P<0.01),经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活性抑制明显改善(P<0.01);Real-time PCR与细胞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尿酸刺激后TGF-β1、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经含药血清干预后,TGF-β1、α-SMA的表达随着剂量增加逐步下降(P<0.05),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下调TGF-β1、α-SMA的表达,抑制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是四妙散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四妙散 尿酸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纤维化 上皮细胞转分化
  • 针刺合四妙散治疗痛风病肾损伤36例

    《中国针灸》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AJ CA CBST 2007年7期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的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由于尿酸盐在肾髓质和锥体沉积,导致的肾间质性炎症和血管损害约占痛风患者的50%左右,为痛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对该并发症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笔者应用针刺合中药四妙散治疗该病3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针刺 四妙散 治疗措施 痛风病 并发症 血尿酸增高 现报告如下 组织损伤 血管损害 代谢障碍 肾髓质 尿酸盐 间质性 锥体 中药 预防 应用 炎症 嘌呤 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30例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异常引起的,嘌呤代谢紊乱、能量代谢异常及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障碍,使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引发的一组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肾脏而引起相应的病变.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症、冠心病、胰岛素抵抗及慢性肾脏疾病等密切相关.并成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脏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发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常规的药物治疗采用丙磺舒或苯溴马龙促进尿酸排泄,别嘌醇抑制尿酸合成,但是二者都有一定的副作用,笔者采用中药四妙散加味联合爱西特口服治疗高尿酸血症为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四妙散 爱西特 高尿酸血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 浅谈四妙散在痹证中的应用

    四妙散起源于<成方便读>,是在二妙散的基础上加入牛膝、薏苡仁而成.主治湿热下注之痿证.临床上用四妙散加减治疗风湿热痹,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四妙散 痹证 湿热证 中医药疗法
  • 四妙散加五味消毒饮对痛风石切除术后 切口愈合时间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STPCD CSCD 2011年7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已经成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于痛风石常采取手术切除,但术后切口难以愈合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切口愈合情况及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成为业内所关注的问题.

    痛风石 术后 切口愈合时间 四妙散 五味消毒饮
  • 四妙散对尿酸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骨形成蛋白-7表达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STPCD CSCD 2015年1期

    目的:探讨四妙散药物血清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及药物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形成蛋白-7(BMP-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TGF、BMP-7蛋白的表达。结果尿酸诱导后CTGF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BMP-7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经药物血清干预后,随剂量增加CTGF的表达逐步下降(P<0.05),BMP-7的表达逐步上升(P<0.05),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四妙散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TGF的表达和上调BMP-7的表达抑制上皮细胞转分化完成的。

    四妙散 尿酸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纤维化 上皮细胞转分化
  • 参苓白术散合四妙散在功能性下肢水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与探究对功能性下肢水肿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合四妙散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70例接受治疗的功能性下肢水肿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参苓白术散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四妙散对治疗组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功能性下肢水肿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合四妙散进行治疗,其临床价值高,安全性好,可有效提高总有效率,适合推广应用.

    功能性下肢水肿 参苓白术散 四妙散 效果 安全性
  • 四妙散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9例疗效观察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常见的风湿病之一,主要病机是饮食不节,引起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笔者运用四妙散加减治疗该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痛风性关节炎 四妙散 中医药疗法 疗效观察
  • 当归拈痛汤配合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配合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予当归拈痛汤配合四妙散;对照组44例,予秋水仙碱片和别嘌呤醇,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病变关节肿胀、疼痛、活动等情况及血尿酸及血沉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5%)明显优于对照组(79.5%)(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尿酸和血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当归拈痛汤配合四妙散能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并降低血尿酸和血沉水平,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当归拈痛汤 四妙散 临床观察
  • 四妙散加减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减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四妙散加减为主治疗组(治疗组)和秋水仙碱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主要症状红、肿、热、痛的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0%,对照组为92.5%,两组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较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治疗组)和25.0%(对照组),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加减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且减轻了单纯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

    痛风性关节炎 四妙散 秋水仙碱
  • 四妙散加减治疗湿热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减方治疗湿热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70例湿热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四妙散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加甲钴胺分散片西药治疗,用药共3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疼痛都得到较好的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8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四妙散加减治疗湿热腰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湿热腰痛 四妙散 临床疗效
  • 双柏散加味外敷关节配合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糖尿病天地》 2018年5期

    目的 研究双柏散加味外敷关节配合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22例)及双柏散加味外敷关节配合四妙散加味治疗(观察组23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7%)与对照组患者(72.7%)相比明显升高且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红肿、发热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化工细胞沉降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柏散加味外敷关节配合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效果显著,患者肢体疼痛红肿等症状改善更加明显,同时体内激素指标亦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双柏散 四妙散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疼痛评分
  • 金黄散外敷联合四妙散内服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 分析探讨在治疗下肢丹毒时增加使用金黄散和四妙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过治疗下肢丹毒的患者120名,在对其统一使用抗感染治疗的前提下,随机将其分为各为60人的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仍采用常规的换药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方式基础上再进行金黄散外敷和四妙散内服的联合治疗.结果 将两组下肢丹毒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比对,实验组的数值要比对照组高很多.结论 金黄散和四妙散的增加使用能够安全且方便的为下肢丹毒患者提供辅助性治疗,大大地提高了下肢丹毒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金黄散 四妙散 外敷 内服 下肢丹毒
  • 四妙散加味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少、弱精症疗效观察

    《中国性科学》 CSTPCD 2016年9期

    目的:观察中药四妙散加味治疗湿热下注证少、弱精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42例患者,服用四妙散加味和左卡尼汀口服液联合治疗.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痊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48%.治疗4周后自身前后对照精液量、活动率、精子密度、(a+b)级精子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妙散加味联合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少、弱精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四妙散 湿热下注证 少、弱精症
  • 四妙散加味治疗白色萎缩的临床体会

    介绍两例我科用加味四妙散治愈白色萎缩患者,探讨该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思路.

    白色萎缩 中药 四妙散
  • 蠲痹汤加减配合四妙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4例

    目的 观察蠲痹汤加减配合四妙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蠲痹汤加减配合四妙散外敷,对照组给予口服别嘌呤醇、苯溴马隆、塞来昔布.两组疗程均为15 d,治疗期间不再使用其他消炎镇痛药及影响尿酸的药物和措施.结果 进入结果分析的患者为108例,无脱落者.①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8.9%)明显优于对照组(68.5%),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值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尿酸值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疗程后治疗组血尿酸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蠲痹汤加减配合四妙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蠲痹汤加减 四妙散
  • 四妙散与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对比四妙散与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7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48例,使用秋水仙碱进行治疗)和研究组(49例,使用四妙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参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酸水平较参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秋水仙碱,四妙散治疗痛风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显著缓解症状,值得推广。

    四妙散 秋水仙碱 痛风 临床效果
  • 自拟祛痹汤合四妙散对风湿热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拟祛痹汤合四妙散对风湿热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风湿热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美洛昔康片7.5 mg,qd;甲氨蝶呤片7.5 mg,qw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祛痹汤合四妙散(1剂/d,加水煎煮取汁,分早晚2次服用)治疗,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缓解情况等,同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包括类风湿因子(RF)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等,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关节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肿胀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RF、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祛痹汤合四妙散治疗风湿热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风湿郁热型 类风湿性关节炎 祛痹汤 四妙散
  • 邱晓堂教授治疗高尿酸血症临床经验

    《中国医药导报》 CSTPCD 2018年18期

    邱晓堂教授在沿承中医“治未病”中“既病防变”思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高尿酸血症的中医病因病机,认为该病病机主要为湿浊内阻、壅滞血脉,治疗上以“除湿泄浊,理气通络,佐以清热”为治则,临床常以四妙散为基础方加味,创立化湿降浊汤,方中重用土茯苓、威灵仙二药,降尿酸效果显著,全方共奏湿浊去、血脉通、筋脉利之效.

    高尿酸血症 四妙散 名医经验 邱晓堂
查看更多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