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美术是华夏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生根、开花结果.尤其是古代器物的图纹镌刻、绘画、色彩与质感交融,蕴涵着传统绘画理念与美术思想神髓.在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艺术精品积淀着,其艺术晶核架构了美术范式和美术思想的形成.从先秦时期的绘画艺术元素和美术创造的价值观着眼,无论是陶器造型与花纹刻镂艺术、青铜铸造与漆器绘画,都已步入时代艺术的巅峰.譬如彩陶上的花纹图案来源于生活,如水波纹、网纹、云纹、圈纹、几何纹和鸟兽图纹,均以线条描绘出规整严密的艺术图案,并以对称、疏密与千变万化的艺术技艺,折射出传统绘画艺术的精神与特色.
这是一幅技法独到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青翠的柳枝画面美风姿气,疏者一枝独秀,宛如在水中摇曳,空灵瓢逸;密者层层点染,繁茂荡漾.整卷画幅疏密得宜,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显示了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力.这幅中国画的作者,就是时年102岁的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夏明远.
花鸟画艺术是我国传统绘画的组成部分,在其长期发展演变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很广,包括花草虫鱼、蔬果蜂蝶、树木竹石、禽鸟兽畜等.画家通过对物象的描绘、根据物象的自然属性,形体特征、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与人性的融合,赋予人格化的精神内涵,通过象征寓意,运用与文学作品一样的比兴手段,比拟人事,兴起人意.
“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道生于安静,命生于和畅……”与吴建明相遇相识,举手投足,杯茶纸砚,总是让人想起《吕祖修养经》如是说.清俭,卑退,安静……以至人如其画,画如其人.画画好比写作,不仅仅是生活的消遣品,更是可以表现人生的.人生中年,回顾来路,逆风羁旅的一个匆忙过客,怅然心酸后的落定,如何用语言表达?吴建明找到了自己抒写人生和对话万物的最好的语言,那就是笔墨.传统的工笔画主张“线条是骨,色彩是肉”,线与色的开合、纵横、疏密、主次,最能体现传统绘画的形式美.吴建明的花鸟画系列,用色淡雅、古朴,明暗开合自然清丽,画面开阔疏薄给人以清冷之感.而他大多数的花鸟画,既工且写,画面总是清冷、孤寂,仿佛人迹罕至的山野,一鹤两雉三四小鱼儿,浑成一体.
画上题诗,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大特色,多为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艺术见解或咏叹画中之意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画不能表现的意境,经过诗的品题可得到,使诗情增添画意,画意映衬诗境,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尤其是出自名人之手的题画诗.如著名画家金农以画梅花为最多,他绘就的一幅<梅花>,画面中寒梅疏影横斜,古干虬枝,欺霜傲雪,而且还自题道:"东邻满座管弦闹,西舍终朝车马喧,只有老夫贪午睡,梅花开后不开门".画家借梅抒情,以梅花独立寒霜的风姿,来抒发自己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志向,从而增强了情景相辉的艺术效果.
通过对中西方传统绘画构成形式的对比分析,研究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分别是中医、西医两大医学模式形成的基础.中西方美术比较鉴赏是中医思维培养的一种途径:通过绘画研究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能从直观对比的角度区别二者差异,通过绘画作品的鉴赏分析能更直观地理解中医思维中的意象、直觉、整体等较难把握的形象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