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其升高程度如何与其他肿瘤相鉴别仍无定论.本文对肝硬化患者血清AFP、CA125、CEA、CA19-9进行分析,为肝硬化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作为胃癌肿瘤标志物的价值,并与CEA、CA19-9进行比较.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66例胃癌患者的外周血(OPN)、CEA、CA19-9的浓度,结合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胃癌患者OPN、CEA、CA19-9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78.8%、34.8%、424%,特异性分别为95.0%、90.0%、80.0%.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其敏感性为87.8%OPN、CEA、CA19-9浓度与胃癌临床分期、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手术前后三种标志物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骨桥蛋白是胃癌的一种较理想的肿瘤标志物,三者联合检测能够用于胃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监测病情的进展.
胃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恶性肿瘤前列,临床确诊多属中晚期,根治后转移和复发是导致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这可能与患者手术后淋巴系统、血循环、骨髓等组织器官中存在微小肿瘤细胞灶有关[1]。胃癌癌胚抗原(CEA )蛋白、CEA-mRNA 在肿瘤转移、复发及判断方面应用广泛,但在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断方面应用较少。近年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在侵袭和转移的早期阶段就有癌细胞入血,即微转移,是肿瘤的恶性标志和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导致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诊断肿瘤微转移是提高恶性肿瘤治疗率、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途径之一[2]。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胃癌早期患者 CEA 蛋白表达情况,并联合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EA-mRNA ,分析表达的临床意义,探求胃癌早期诊断、早期血道微转移检测的特异、敏感指标,以利于胃癌患者早期诊疗及预后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