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理】相关文献(9)
  • 六祖慧能与中国禅风(下)

    《青春期健康》 2013年5期

    慧能和《坛经》慧能禅宗思想的特点究竟是什么?上次在四会六祖寺和大愿方丈交流时,他归纳了三化:即革命化、通俗化、平民化.我认为是非常有道理的."革命"这两个字,以前经常用,特别是在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使用频率极高.其实许多人不知道,"革命"这两个字正是出自佛经.慧能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几乎没有受到过系统教育.出家前是樵夫,出家到东山寺是杂役,终日不过臼米砍柴.取得衣钵后在四会怀集一带深山老林隐姓埋名达十五年,长期与猎户樵夫为伍.这种经历,使他对社会底层平民的艰苦生活以及他们的精神需求有深切的了解,对民间的文化心理和信仰特点有独到的体察,这就决定了他的禅宗有深厚的平民色彩.

    六祖 中国 文化大革命 系统教育 文化心理 使用频率 平民色彩 精神需求 禅宗思想 通俗化 平民化 革命化 杂役 信仰 民间 经历 交流 佛经 方丈
  • 中国古代文化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心理的支撑,这个民族将走向危机.目前,不仅是中医学,几乎是整个中国文化都正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西方的东西我们知之甚少;自己的东西又丢掉太多(据了解,中国大学生中知道<黄帝内经>的只有百分之七,能通读经典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中国 古代文化 文化心理 民族 黄帝内经 中医学 大学生 支撑 危机 困境 经典
  • 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症状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初探

    《中国公共卫生》 北大核心 CSTPCD CA 2002年5期

    影响患病妇女求医行为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心理以及保健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为了解农村妇女因生殖道感染症状就诊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于1999年10~12月在云南省通海县进行了本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农村 妇女生殖道感染 症状 求医行为 影响因素 文化心理 社会经济 保健服务 云南省 通海县 调查 报告
  • 大学生器官捐献意愿的文化心理特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STPCD 北大核心 2018年4期

    背景:调查显示中国公民对器官捐献的认可程度较高而器官捐献的实际数量较低,除政策、制度等现实制约外,器官捐献仍存在着诸多未被发现的隐性影响因素,其中器官捐献涉及的文化心理因素是研究的薄弱环节,需要加以重视.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器官捐献模拟情境的现象学研究,分析中国文化背景下影响器官捐献意愿的文化心理因素,探讨促进器官捐献工作的操作路径.方法:抽取广州某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三年级学生50人,其中男女生分别为19人、31人;并与其中8名同学(男生2名,女生6名)进行了深入访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途径,通过有关器官捐献两难情境故事的引入,由研究者对受访对象进行调查和访谈,经过陈述和分析,探索影响大学生器官捐献意愿的文化心理因素.结果与结论:①捐献情境会影响捐献意愿,其中不同的认知、情绪和情感连接是影响捐献意愿的心理因素,死亡、丧失、避讳、意义和尊重是影响捐献意义的文化因素;②促成器官捐献意愿的文化心理因素包括:物尽其用、顺其自然、有益他人促进自我实现,赋予意义以实现个人希望;③阻碍捐献意愿文化心理因素包括畏惧死亡、文化避讳以及由双重丧失所触发的二次伤害;④捐献工作开展应重视死亡教育、注重文化引导、加强社会支持,实际工作时需尊重重要亲人的意见,尽快完善相关制度.

    器官捐献 文化心理 现象学 大学生
  • 影响母乳喂养和持续时间的有关因素

    《中国妇幼保健》 CA 2000年2期

    当代医学研究证明,母乳是最好的、天然的、可以预防疾病的食物,母乳喂养是4~6个月婴儿的最佳喂养方式.但现实中母乳喂养方式和持续时间却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社会人口、生物医学和文化心理等方面对影响母乳喂养及持续时间进行概述.

    母乳喂养 持续时间 lasting time 喂养方式 预防疾病 医学研究 文化心理 生物医学 证明 婴儿 食物 人口
  • 中国古代的医政相通及其文化心理

    《医古文知识》 2003年1期

    中医药学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其中有不少内容未能被纳入中医药学的现代分科之中.分析历代文献,并选择其中的"医政相通及其文化心理"这一命题作为对象,从"治病治国论"、"医儒合一论"、"上医医国论"、"良相良医论"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揭示中医药学与传统文化的复杂关系及中医文化自身的内涵实质.

    中医文化 医政相通 文化心理
  • 医学英语术语“汉化”特征及其社会文化心理探究

    医学英语术语的“汉化”主要是通过音译转写、音义兼容、意译转化和字母借用等四种方式,这些方式从总体上反映出汉语在吸收外来语时意译为主,音译汉化的主要特征.医学英语术语在其“汉化”过程中呈现出不同风格的变化和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汉民族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医学英语术语的“汉化”特征表现了汉民族使用语言时存异求同、趋雅求美和尚简求的心理现象.

    医学英语术语 外来语 汉化 文化心理
  • 外来医学词语及其社会文化心理的英汉对比研究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CSTPCD 2014年1期

    外来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现象.从借用渊源、方式等方面探讨外来医学词语在英、汉语言中的特点和差异,说明除了语系不同的因素外,英汉民族传统的社会文化心理在借用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强大的制约和调适作用.透过外来医学词语在英、汉语言中的借用现象,可以发掘英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深层内蕴,感悟医学人文色彩,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外来医学词 文化心理 差异 英汉对比
  • 社会文化心理视角下的英汉医学术语比较

    《医学与社会》 CSTPCD 2013年4期

    从文化渊源、文化借用和文化心理等3个方面探讨英汉医学术语承载的社会文化心理.西方医学深受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影响,英语医学术语大部分源自希腊、罗马神话.英语医学术语对外来语的大量借用,反映出英语民族的“开放型”文化心理.汉语医学术语与中国古代文化渊源相通,其完整独特的医药文化限制了对外来医学词语的借用,是汉民族长期以来自我中心意识和“封闭型”文化心理的具体体现.通过英汉医学术语对比说明语言作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必然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的制约和影响.

    医学术语 文化渊源 文化借用 文化心理 英汉比较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