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医学会文件精神,<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与<中华理疗杂志>合为一刊,合刊后的刊名为<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刊期改为月刊,承办单位从2002年第1期起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合刊后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将秉承原刊物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专业的高水平学术刊物,将继续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重在提高、兼顾普及.热诚欢迎广大同仁惠寄各类稿件,包括物理因子治疗及其他各类康复治疗的论著、综述、实验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稿件.欢迎垂询广告业务,欢迎订阅.编辑部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邮政编码:430030;电话:027-83662874;E-mail:pmr@tih.tjmu.edu.cn.(<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部筹备处供稿)
日本Bobath研究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第五届“ Bobath治疗技术在小儿脑瘫中的临床应用”培训班〔项目编号:2014-16-00-044(国)〕,由亚洲首席Bobath技术指导者纪伊克昌先生讲授。
培训内容:脑瘫患儿异常姿势控制障碍和正常儿童运动发育;Bobath技术在不同类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培训对象:从事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专业技术人员。
培训方式:采用团队式(治疗师共同参与)、讲授与示教相结合、评价、实际操作及典型病例讨论等方式授课,突出动手操作能力培训,重在提高儿童康复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根据中华医学会医社发[2001]5号文件精神,将《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与《中华理疗杂志》合为一刊,合刊后刊名为《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刊期改为月刊.原《中华理疗杂志》刊名自然取消.经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组织的“重新确定《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承办单位评议组”的评议及中华医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的审议,决定从2002年第1期起,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承办《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医学会医社发[2001]5号文件).合刊后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将秉承原刊物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唯一一本本专业的高水平学术刊物,继续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重在提高,兼顾普及.热诚欢迎广大同仁惠寄各类稿件,包括物理因子治疗以及其他各类康复治疗的论著、综述、实验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稿件.同时欢迎垂询广告业务,欢迎订阅.本刊新的联系地址为: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430030;电话:027-83662874;Email:pmr@tjh.tjmu.edu.cn.
恶性肿瘤已被广泛认为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据最新统计,我国每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220万人,每年约有160余万人因癌症而夺去了宝贵的生命,每年现症癌症患者保持在310万人以上.因此,临床肿瘤学已成为当前医学研究中最受重视的领域.
2012年2月11日,乙型肝炎患者教育项目“希望家园”5周年总结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与会专家提出,增强患者对乙型肝炎疾病的认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规范化诊疗水平以及健康教育意识,从而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是当前提高我国乙型肝炎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总体年龄偏低、流动性强、生活压力大等特点,很多人对乙型肝炎规范化治疗和坚持随访没有足够的重视,加之正确治疗观念和健康教育接收渠道的缺失,乙型肝炎患者依从性低的现状不容乐观.有研究显示,40%的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欠佳是由于依从性不高造成的.
"动养生"与"静养生"历来是中国传统养生术的两个方面,二者并不矛盾.如果人是一台机器,那么"动养生"重在提高及积累人的能量,即提高机器的效率,使整台机器在一定负荷中正常运转;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和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要通过各班组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正所谓"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
2005年9月25日-28日召开的"2005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年会"上,成立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学术委员会,它标志着城市安全减灾规划建设已纳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国家体系之中,无疑它已成为中国城市防灾减灾科学进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9月27日-9月29日在京召开亚洲减灾大会,会议的最大成效是通过了<亚洲减少灾害风险北京行动计划>,以为其宗旨在于推动执行世界减灾大会(WCDR)的成果<兵库行动纲领(2005~2015),重在提高国家和社区的减灾能力(HFA)>.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证明,今天再不关注城市系统及其环节如社区等的安全减灾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无从谈起.
2005年9月27日~9月29日在京召开亚洲减灾大会,会议的最大成效是通过了<亚洲减少灾害风险北京行动计划>,笔者以为其宗旨在于推动执行世界减灾大会(WCDR)的成果<兵库行动纲领(2005~2015),重在提高国家和社区的减灾能力(HFA)>.事实上,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中华医学会医社发[2001]5号文件精神,将<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与<中华理疗杂志>合为一刊,合刊后刊名为<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刊期改为月刊.原<中华理疗杂志>刊名自然取消.经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组织的"重新确定<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承办单位评议组"的评议及中华医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的审议,决定从2002年第1期起,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承办<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医学会医社发[2001]15号文件). 合刊后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将秉承原刊物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唯一一本本专业的高水平学术刊物,继续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重在提高,兼顾普及. 热诚欢迎广大同仁惠寄各类稿件,包括物理因子治疗以及其它各类康复治疗的论著、综述、实验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稿件.同时欢迎垂询广告业务,欢迎订阅. 本刊新的联系地址为: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编辑部;邮政编码:430030; 电话:027-83662874;E-mail:pmr@tjh.tjmu.edu.cn.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部筹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