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病人常因换液体不当或操作过程中污染造成腹膜感染、出口感染等并发症[1].更换腹透液时,需将连腹膜透析导管的延伸短管从衣服中移出,移去"Y"形主干接头上的防护罩,打开延伸短管上接头上的碘伏帽,将"Y"形管主干与延伸短管连接[2].这一过程是换液操作中最初和最关键的一步.临床上常见的问题是:在整个换液程序中,延伸短管接头和"Y"形主干尾端相结合的这部分会暴露在空气中,这就增加了管路中无菌部分的污染几率.我院腹膜透析中心巧用腹膜透析液外包装袋,减少无菌管路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降低了污染的机会.
病例患者,女性,45岁,住院号:117179.因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终末期肾病(ESRD)于1年半前在我院采用"百特"的"O"型管路系统及其透析液行CAPD治疗.治疗后,病情日趋稳定,胸闷气急、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缓解,精神食欲均较正常,并能从事家务且恢复工作,有关检查提示达到透析充分指标.8个月前改为"百特"双联系统.此后4个月因医疗费用难以落实,随自行减少透析次数,一次性碘伏帽每只复用8~10次不等.入院前1周发现透出液混浊,呈黄绿色,间有絮状漂浮物,未予诊治.
目的探讨碘伏帽更换频率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影响.方法将48例CAPD患者根据碘伏帽更换频率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每日更换1次)和对照组(23例,常规每日更换4次).结果观察组腹膜炎发生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发生时间显著较对照组提前(均P<0.01).结论减少碘伏帽的更换频率会增加腹膜炎的发生几率,降低有效透析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腹膜透析病人占终末期肾病患者的10%左右.以每人每天4次透析计算,10万名腹膜透析患者一年材料花费约为60亿元每个月第一周的周一,在北京市朝阳区居住的孙大爷都要到北医三院去复查、开药.孙大爷是一位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并发尿毒症,同时患有高血压等病症.从2008年3月起,孙大爷开始了腹膜透析的生活,起初每天透3次,如今增加到了4次.每个月定期到医院检查、开药.查看孙大爷的费用清单,每次透析用一袋透析液、一个碘伏帽花费40.9元,一天4次共163.6元,一个月4908元,一年58896元.每半年换一次透析管,加上辅助的消毒材料、口罩等共290元,一年2次共881.4元.按照新的计价办法,腹膜透析液属于医疗耗材.那么孙大爷一年透析的材料花费为59777.4元.因为是异地医保,报销比例根低,这些费用已成为孙大爷一家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