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体外能够表达野生HBV的质粒pHBV3091为研究对象,用GFP基因替代HBV的S读码框构建携带外源基因的重组HBV载体pHBV-S-GFP.为了保证重组载体中外源基因能够有效表达及整个HBV基因读码框的顺利通读,在改造HBV时保留了S基因的前9个核苷酸使GFP与之融合,从而保证S基因起始密码子附近的DNA结构尽可能与野生HBV一致,保持HBV自身基因表达调控元件的特性.
1 HCV新抗原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表达结构蛋白,包括核心蛋白(C蛋白)、包膜蛋白1(E1)和2(E2)、p7和非结构蛋白(NS2、3、4A、4B、5A、5B)等.最近Bain等[1]认为HCV RNA C区除编码C蛋白外,还可通过核糖体移码机制编码另一种蛋白,称为F蛋白或选择性读码框蛋白(alternative reading frame protein,ARFP),它可以诱导T细胞和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其在HC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选取3份DHBV阳性广东麻鸭血清提取DHBV DNA,设计一对扩增DHBV全基因序列引物Q1和Q2,扩增并克隆DHBV全基因序列,测序并运用相关计算机软件及方法分析获得的全基因序列.结果表明,广东麻鸭DH-BV全长为3027bp.提交GenBank后获得的收录号分别为:AY433937、AY521226、AY521227(来自1号血清);AY392760、AY536371(分别来自2、3号血清).AY521227的PreS/S ORF出现了单碱基突变,在PreC/CORF之前发现一个新的ORF,暂命名为HORF,HORF也同时存在于GenBank中储存的另外8个DHBV全基因序列中.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广东麻鸭DHBV在分化程度上是目前储存于GenBank中的DHBV全序列中最高的.成功克隆了广东麻鸭DHBV全基因序列,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广东麻鸭DHBV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目的:结核病疫情再度增高给结核病的防治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卡介苗对结核病的预防效果极不稳定,发展新型结核病疫苗势在必行,本研究通过对结核杆菌免疫保护性抗原Ag85A进行克隆与表达研究,旨在为结核病新型疫苗研制提供新的靶点.方法:根据结核杆菌H37Rv株免疫保护性抗原Ag85A的基因序列自行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以结核杆菌H37Rv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具有完整开架读码框(ORF)的Ag85A抗原基因,并将其正向插入真核和原核穿梭表达型载体pBKCMV构建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后IPTG诱导表达,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①PCR扩增获得了具有完整开架读码框的Ag85A抗原基因;②构建了Ag85A抗原基因真核和原核穿梭表达型载体;③Ag85A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稳定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对结核杆菌免疫保护性抗原Ag85A进行了基因克隆与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结核病新型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