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专性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组织有核细胞内的原虫,呈世界性分布.近年来关于弓形虫细胞表面抗原作为诊断试剂及免疫疫苗的双重潜在价值得到广泛研究,主要发现有5种表面抗原:P22、P23、P30、P35、P43.其中P22基因依据克隆的顺序也被称为SAG2.本文就弓形虫重要抗原P22的基因和蛋白结构,及该抗原在弓形虫虫株的分型、血清诊断、疫苗方面的研究作简要介绍.
1 Wip1基因和蛋白结构Wip1(Wild 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是于1997年由Fiscella等在寻找γ射线照射下p53基因的靶基因时发现,为一种依赖于p53高表达的原癌基因.Wip1属于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主要定位于胞核内,由PPM1D(Protein phosphatase magnesium-dependent 1 delta)基因编码.PPM1D位于人染色体17q23/q24区域,在小鼠中位于11号染色体与p53基因邻近,共有6个编码区.小鼠与人PPM1D基因有83%的同源性.人Wip1有605个氨基酸,分子量61 Kd,小鼠Wip1包括59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6 Kd.人Wip1序列可分为两个主要区域,N端第1 ~375位氨基酸为高度保守的磷酸酶区,第376~605 位氨基酸为低保守无催化区,第65~368位氨基酸与PP2C蛋白酶家族有高度同源性,其中N端有3个区域完全相同,第100~108位氨基酸是PP2C蛋白酶家族的标签,且Wip1激活依赖于二价阳离子和对冈田酸的不敏感,使之区别于PP1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1)、PP2A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2A) 和PP2B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2B) 家族磷酸蛋白酶,因此将Wip1归属于PP2C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2C)蛋白酶家族[1,2].PPM1D的 Mrna在成年鼠和胚胎鼠的各种器官中均有表达,在雄鼠睾丸中表达水平最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