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热病为一种地方性虫媒传染病,在四川西北山区的流行有较长的历史.解放后经过大规模的防治,四川省的黑热病至50年代后期已基本消灭.80年代中后期,黑热病年发病数出现了大幅度的回升,1990年年发病数高达117例.为有效控制黑热病疫情的迅速上升,“八五”期间,在疫区大力开展了以灭犬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此后,发病人数便逐年下降,1995年年发病数降至27例,与1990年相比,下降了76.92%,有效的控制了黑热病疫情.此后几年的年发病数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1995~1999年,四川全省共有黑热病患者85例.下面是对此85例疫情的分析结果.
9月17日,记者从四川省卫生计生委获悉,为加强分级诊疗,加快形成合理的就医格局,四川省将在全省范围内,构建起10大区域医疗中心,即以部省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为主的省级医疗中心和川东北、川西北、川北、川东、川南、川中南、攀西、西康、天府新区9大区域医疗中心。
梓潼是个丘陵山区县,位于川西北绵阳市境内,是川陕公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川陕公路自古就是出川入陕的通道,蜀地要想和中原王朝联系,非走这条路不可,因此这条路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军事价值.梓潼境内川陕公路两侧多为历朝历代种植的柏树,一人合抱的大树比比皆是,最老的柏树甚至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这就是驰名中外的翠云荫.
食行万里几年前,曾在四川旅行,行走在川西北的高原上,因此习惯辛辣油腻的味道.许多个寒冷的夜晚,赶到一个偏僻的小镇,即使在深夜无人的大街上,仍会见到亮着灯光的小饭馆,推门而入,热气腾腾,叫几个当地的小菜,分量充足,味道可口.青椒炒腊肉,番茄蛋花汤,米饭糙而不黏,颗粒饱满,再加上店主人自家酿的清酒,如果在藏族人开的饭馆还会尝到凛冽的青稞酒,几杯下肚已经微醉.川菜遍布全国,不管在繁华的大城市,还是高原无人的小县城,都能吃到这样的菜,并且不因为地方的不同而改变它特有的味道.
江油市人民医院门诊楼前那块"豫川情深"的石刻,述说着河南和江油两地绵长真挚的友谊,更是院长胡永光多年来誓将医院办成川西北最惠民医院的强大力量源泉.这一切都要从那场百年不遇的大地震说起.2008年汶川地震时,刚刚上任院长一年的胡永光正率领医院12名共产党员在雁门山区义诊.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病例占世界年新发病例总数的一半以上.每年约有19万人死于食管癌,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四位.食管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和人群分布,高发区和低发区食管癌发病率相差几十倍至上百倍.我国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区的河南、河北和山西省,大别山区的鄂皖交界地区、四川盆地和川西北,江苏省的苏北地区,闽粤交界地区和新疆哈萨克族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