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形成的寻找新药的高新技术。经过十余年的实践,该技术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目前寻找新药的重要手段。应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寻找新药,不仅改变了人们对药物筛选的认识,同时对药物开发研究的思路也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如何应用高通量药物筛选开发新药,已成为目前药物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根据药物发现的基本规律,介绍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原理方法,探讨高通量药物筛选在新药发现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新药研究与开发是医药工业发展的前沿领域,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新药研究得到了飞速发展,基因工程药物(主要是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和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课题,亦是当今生物技术及制药工业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已显示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核医学技术在药物研究方面己取得了很大发展。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在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如神经生长因子NGF、表皮生长因子EGF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稳定性核素示踪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在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稳定核素示踪结合GC-MS技术已成为研究天然药物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简述核医学技术在药物研究方面的应用。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防治老年痴呆的药物研究和开发已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对老年人神经生理、生化、药理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防治AD的药物开发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本文就从老年性痴呆症的致病原因出发,对抗老年痴呆的常用天然药物作一概述.
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一门桥梁学科,涉及到科技发展的各个领域,内容更新很快.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新的药物种类在不断增加,同时一些药品随着广泛应用和研究的深入,药物新的作用和出现新的不良反应也相继被发现.但是,目前使用的教材还跟不上药物开发研究的步伐,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学时紧,内容多,学生负担过重等一些问题,这给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为了克服这些存在的问题,愿就药理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加以初步的探索和讨论.
由于全新药物的开发费用、开发难度的上升,世界各国药物开发研究人员将药物开发重点转移到产品的二次开发,如拓展老药的新用途、开发新剂型等,以期获得新的有效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