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因患甲型肝炎,于2001年4月10日8时30分在我院行促肝细胞生长素40mg加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治疗.当液体滴入100ml左右,患者自述胸闷憋气,上腹部不适,伴恶心欲吐.查体患者意识清楚,面色潮红,烦燥,心率90次/min,血压90/60mmHg,立即停止液体输入.当患者一阵恶心、呕吐后,面色由潮红迅速变为苍白,全身冷汗,四肢湿冷,双眼球结膜高度水肿,意识不清,血压测不到,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当即给予鼻导管吸氧,肾上腺素1mg肌注,开辟静脉通道,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多巴胺40mg静滴,非那根25mg肌注,约20min后病人意识清楚,血压回升至90/60mmHg,心率106次/min,呼吸16次/min,胸闷憋气缓解,面部转红润,四肢转暖,抢救成功.
笔者采用生脉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5例,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活血化瘀组.现报告如下.
本文选用纳洛酮、精氨酸静脉滴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伴电解质紊乱,取得了很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11月至2007年3月呼吸科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94例,全部患者均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94例中伴电解质紊乱的58例.均有无创呼吸机治疗指征[1,2].分为无创组和药物治疗组,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28例为无创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7.43岁;均有意识障碍及呼吸困难,心肺功能不全Ⅱ级以上;水肿20例;心律失常18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 P)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也是小儿长期慢性咳嗽的病因之一。MP不仅侵袭呼吸系统,还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严重危害着儿童健康,掌握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时作出诊断,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治疗上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该药常引起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资料显示:肺炎支原体肺炎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逐年增强,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较差。2012年11月至2014年6月我科应用痰热清注射液配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心绞痛,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故在治疗上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目前,药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多采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栓等药物,单一用药疗效不显.自1999年1月至2000年9月,我科在常规治疗心绞痛的同时,给予普通肝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肺心病并发的顽固性心衰治疗较为困难,我们应用力博、多巴胺联合静脉滴注治疗,取得了较好结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45例确诊为肺心病患者,男29例,女16例,年龄48~74(平均61)岁。均经过有效抗生素、解痉平喘、止咳祛痰、利尿、洋地黄、吸氧等综合治疗,PaO2>8KPa,PaCO2<6.67KPa,而心功能改善者,心功能均为Ⅳ级(NYHA分级)。 1.2 方法 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力博及多巴胺治疗,力博滴速5mg/min,多巴胺滴速为每千克体重5mg/min,持续7~10天,每日1次。……
垂体后叶素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较常用而有效的药物之一,我们采用12h1次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治疗肺结核大咯血,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观察对象:1993年3月至2000年3月在本院住院并发大咯血的各类肺结核病人包括结核性支气管扩张.有冠心病、高血压、出凝血功能障碍、心力衰竭等合并症及怀孕者除外.符合以上条件者共296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52例,男107例,女45例,年龄17~79岁,平均49.3岁;对照组144例,男101例,女43例,年龄18~77岁,平均48.6岁.治疗组中,初治肺结核69例,复治34例,结核性支气管扩张49例.对照组初治62例,复治35例,结核性支气管扩张47例.全部病例均为大咯血病人,即一次咯血量超过200ml,或24小时咯血量超过500ml.其中一次咯血200ml~300ml者179例,治疗组93例,对照组86例;一次咯血300ml~500ml者73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39例;24小时咯血500ml以上者44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15例.病灶中有空洞者共236例,治疗组124例,对照组112例.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情相近,具有可比性.
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据报道,有人分别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小量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疗程3-7天,取得良好疗效,并且比较安全.而耿氏报道62例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α-细辛醚与硫酸镁联合氧驱动雾化吸人治疗.既缩短了病程,又避免了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取得了良好疗效.
患儿女,2岁,平素体健,就诊前2 d开始咳嗽,曾就诊个体诊所,用林可霉素1.2 g于1 h内静脉滴注治疗,临近滴注结束时,患儿出现烦躁、哭闹同时出现面色灰白、呼吸困难,按药物过敏给予地塞米松5 mg肌肉注射,并吸氧等处理,患儿病情不见缓解,约4 h后转我院治疗.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以出现重度黄疸、贫血和水肿,甚至胆红素脑病及死亡.根据ABO溶血病的发病机制,我院采用免疫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治疗ABO溶血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深静脉持续滴注5-Fu化疗又是治疗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腺癌、肠癌、鼻咽癌等病人的一种新方法.临床证实,5-Fu持续滴注与小剂量顺铂联合治疗晚期消化系癌有效率达59.1%[1],而单纯用5-Fu静脉滴注治疗大肠癌有效率只有20%[2].因此,我院于2001年2月以来对122例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腺癌、肠癌、鼻咽癌等病人采用深静脉置管接药泵注入5-Fu持续滴注48h治疗,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预防穿刺部位感染及导管化疗的护理介绍如下.
近年来我们应用骶管封闭后手法推拿及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患者均来自我所门诊,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2岁;咯血量为200~500 mL;咯血时间最短3天,最长15天.所有患者都经过肌肉注射立止血及止血芳酸0.2 g静脉滴注治疗无效后采用本法治疗.
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注意事项急性期:发病在15天以内.病之初起,邪气盛、正气较足,多属实证,治宜泻法,以祛其外邪,常用地仓、颊车、四白、阳白、下关、迎香、合谷等穴位.采用浅刺、轻刺、不提插、不捻转、不透穴的手法,用电针疏密波5~10分钟,刺激强度以面肌可见轻微收缩或不疼痛为度,随病情好转,可适当延长通电时间,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0天为一疗程,并可根据病情需要适量给予抗炎、抗病毒药物静脉滴注治疗.笔者认为这一时期是整个治疗的关键,如果施治得法,预后良好,反之则预后较差.许多报道认为急性期是在7天以内,但笔者在临床观察到有些患者在10天后病情仍有加重,极少数患者能在7天以内恢复的.而治疗过程中症状有所加重,是病情发展的一个自然过程.
笔者于2004年5月--2006年6月采用冠心宁注射液(山西泰盛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与极化液组做对比观察,观察其对血脂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近年来,笔者采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38例,并对心肌缺血的改善及安全性作了客观指标的分析.
我院自2003年8月-2006年3月将收治的3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用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999年8月~2001年2月,我们用黄芪和大剂量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998年1月-2001年10月,我们用清解煎剂直肠滴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80例,结果取得与西药治疗相同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1].笔者自2000年9月-2002年10月采用黄芪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患者41例,取得良好的疗效酶(SOD)等相关指标,发现黄芪与丹参联合用药可以明显改善上述指标,并且比单纯使用复.现报告如下.
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常发生于左降结肠,表现为局部炎症、溃疡.其病因未明,临床发病率较高,并发症较多,复发率高,我们从1998年开始,采用中药协定方溃结灵肠腔内滴注治疗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显著,并与西药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治疗较为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笔者自1999年9月~2008年3月,采用自拟化瘀通络汤外洗联合局部功能锻炼及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24例,并与22例应用局部功能锻炼及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患者,女,17岁,学生.2001年10月18日傍晚觉头痛,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当天夜晚发热达39.3℃,头痛欲裂,周身酸痛,呕吐3次,遂到某医院诊治.当时查体:瞳孔等大,两眼底有渗出,项强,布氏颈征(+).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6.5×109/L,淋巴0.62.脑脊液外观正常,压力稍高,细胞数1.2×106/L,其中淋巴细胞占89%;蛋白质0.55g/L,糖3.2mmol/L,氯化物125mmol/L.诊断为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给予病毒唑、地塞米松和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未婚,28岁.因发热2周,咳嗽、咯血1周入院.1.1 病史患者发病前曾在东北出差3个月,回到北京4 d后出现发热,T 38.5 ℃,多于午后、夜晚发热,伴咽痛,无咳嗽、咳痰、乏力、盗汗等症状,自服白加黑、扑热息痛等药物体温无恢复.1周后到校医院就诊,胸透未见异常,血白细胞(WBC)16.3×109L-1,中性粒细胞(GR)77.9%,查体发现双侧扁桃体肿大,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3 d,体温无恢复.
患者男,68岁.2000年7月患者因膀胱乳头状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规则化疗;2001年5月因右肾细胞癌、结肠脾曲腺癌行右肾切除术及结肠脾曲切除术,术后定期化疗.本次患者因发热、乏力、纳差25天入院.患者入院前曾以上感行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一周.入院查体,体温39.4℃,咽部无红肿.听诊心、肺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左上腹脾区叩痛阳性.余阴性.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衰经各种治疗不见好转,甚至还有进展者.
我们用东菱克栓酶治疗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用5%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静脉滴注治疗作为对照,现报道如下:
探讨有效防范静脉滴注治疗护理风险的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服务.明确护理风险职责,制定安全静脉滴注质量标准.加强静脉滴注治疗中护理风险,有效地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对减少护理纠纷起到重要作用.
现代医学非药物疗法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方法,非药物疗法与药物疗法结合也应当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我院应用非药物疗法的针刺穴位与血塞通静脉缓慢滴注治疗失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52岁.因发热伴咳嗽2个月以右肺肿块待查入院.患者既往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病史2年,曾服用羟基脲8个月.无肺结核和肿瘤史.患者咳嗽时痰量少(白色黏痰),在当地医院摄X线胸片显示右肺中叶高密度影,考虑右肺肺炎给予头孢曲松及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3周无效,胸部CT显示右肺中叶块状影,考虑肺部肿瘤来我院行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