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又称次健康、第三状态.它是人们表现在身心情感方面的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近年来人体亚健康状态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引起医学界及社会的关注,如何预防、消除亚健康已成为21世纪人类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尖锐湿疣(CA)系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生殖器、会阴和肛门部位的表皮瘤样增生,是重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本病潜伏期长,发病率高,且与生殖器癌、外阴癌、肛门癌的发病有关[1],故已引起广泛重视.目前,治疗CA的方法颇多,如冷冻疗法、激光疗法、手术疗法、丝线套扎法[2]和局部药物疗法等,但治疗效果不一,均有较高的复发率.本院采用高频电离子手术治疗仪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超短波、激光及中频的联合应用对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按就诊先后顺序,将31名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6人)和对照组(15人),分别采用联合疗法及超短波激光治疗,每组治疗30次,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35),且试验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超短波、激光及中频的联合应用,比超短波和激光对面神经炎的效果更好,且可以明显提高该病治愈率.
理疗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疗法是物理疗法的简称,就是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热、磁等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最常用的理疗方法是电疗法和光疗法.其中光疗法是指利用人工光线,如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激光等,防治疾病和促进机体康复.如紫外线主要用于消毒杀菌,改善伤口的血液循环,刺激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治感冒),镇痛,预防和治疗佝偻病、软骨病等.而激光疗法根据不同的激光种类,可以用于激光手术以及慢性伤口、溃疡的愈合和过敏性鼻炎等.但其作用也较微弱,不能从根本上治疗,且经常理疗易对皮肤产生烫伤,为此需要加强护理.本研究探讨对理疗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措施.现总结报告如下.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50岁左右,又称"五十肩".典型症状是肩部疼痛,活动障碍.笔者近年来运用针刺加激光穴位照射治疗本病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五妙水仙膏是从祖国医药学宝库中发掘创新的外用新药,主要成分为黄柏、五倍子、紫草等,它的使用范围从外科、皮肤科到耳鼻喉科、口腔科、神经科、妇科、儿科等.在临床作用中显示了独特疗效,具有激光疗法、冷冻疗法的同样作用,对各种血管瘤都有较满意的疗效.1979年通过南京、徐州、淮阴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及省地级各医院的治疗观察,在715例血管瘤病例中,治愈率达57%,总有效率达92%.
目的:探求和讨论脑血管病从络脉治疗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从<内经><难经>的相关论述推导脑络的结构组成;从相关理论及实验研究结论说明根据络脉理论用针灸方法治疗脑血管病的机理、作用途径.结论:(1)脑络脉是由阳明经、太阳经、督脉及其长强络脉所组成;(2)血气丰富是脑络的生理特点,脑络病变是全身络脉的一部分,"虚、毒、瘀"是脑络病变的病理基础,"瘀"是络脉病变重要的病理环节;(3)针刺相关经脉的腧穴、井穴刺血和刺络放血、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三类方法是根据络脉理论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有效途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门诊部开设中医睡眠医学专题门诊,应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证、发作性睡眠、睡眠磨牙等症。每周一上午由刘艳骄副主任医师应诊。 联系电话:(010)-64014411-2649 联系人:杨金生 2.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疑难病会诊中心开设睡眠医学、过态反应学、男性医学专题门诊,由中医睡眠专家、变态反应病学专家、男科学专家应诊,并开展会诊工作,同时代患者函诊和邮购药物。 联系电话:(010)-64286898 联系人:黄 山 3. 解放军52996医院鼻症中心,采用激光疗法治疗鼾症,同时使用阻鼾器、持续正压通气仪,其疗效好,方法简便,由江勇副主任医师应诊。 联系电话:(010)-66715053 联系人:江 勇 4. 北京公安医院睡眠呼吸诊疗中心引进国外技术开展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监测工作,收费合理,操作方便,病人痛苦小。 联系电话:(010)- 联系人:罗 英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廓外侧面的囊肿样隆起,内含浆液性渗出物.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局部受到某些机械性刺激,如无意碰撞、挤压等而引起局部微循环障碍,组织间出现反应性渗出液积聚有关.此病为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1].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激光打孔加猪鬃引流"治疗本病2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复发性尖锐湿疣(CA)是难治之症,而中药疣毒净系列制剂具有较好的清除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作用.为进一步观察疣毒净系列制剂治疗CA的临床疗效,笔者对12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和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70例(221条患肢)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VLT组93例(122条患肢)和传统手术组77例(99条患肢)。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和疾病复发情况。结果与传统手术组比较,EVLT组患者单侧手术时间、单侧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和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显示,EVLT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肢疼痛、皮下血肿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随访前1个月CIVIQ评分总分及疼痛、社会活动、体能、精神心理4类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疾病复发率及复发患肢的CEAP临床分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VLT与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期疗效均较好,而EVLT术后并发症较少、恢复时间短。
目的 探讨激光疗法佐治婴幼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婴幼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改善通气、对症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激光疗法,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50/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 (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122,P<0.01);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漱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治疗时间分别为(3.3±0.8),(3.5±0.9),(2.8±0.6),(5.3±2.1)d;对照组患儿分别为(5.1±0.9)(5.3±1.1),(4.1±0.8),(8.6±2.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570,8.955,9.192,7.492;P <0.01).结论 激光疗法佐治婴幼儿肺炎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治疗,该治疗方法无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表柔比星静脉输注外渗后合适的护理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将100例表柔比星静脉输注渗漏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50%硫酸镁湿敷,6次/d,并外敷喜疗妥药膏4~6次/d;观察组50例采取立即局部封闭,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渗漏部位2次/d,并在每次照射后相继外敷两组配置的无菌药物.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优于对照组的40.00%(P<0.01).结论 局部封闭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及药物外敷护理表柔比星渗漏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照射联合硼酸湿敷治疗老年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52例住院带有压疮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清洁疮面后用硼酸纱布湿敷;治疗组同样清创后给予氦氖激光照射压疮表面20 min,再用硼酸纱布湿敷,每天1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采用压疮综合治疗护理措施.观察30 d压疮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有效率为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7,P<0.05);治疗组显效时间也明显较对照组缩短[(12.19 ±6.40)d比(19.36±9.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5,P<0.05).结论 氦氖激光照射联合硼酸湿敷治疗老年患者压疮,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缩短病程.
目的 比较不同的光疗疗法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可变脉宽532 nm激光,脉冲染料585 nm激光,IPL强光治疗系统和铜蒸气激光光动力学疗法(PDT)治疗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葡型性血管瘤、血管角皮瘤、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痣、充血性增生性瘢痕的疗效.结果 可变脉宽532 nm激光:治疗鲜红斑痣治愈及基本治愈率为21.7%,草莓状血管瘤为68.5%;脉冲染料585 nm激光:治疗鲜红斑痣治愈及基本治愈率为19.4%,葡型性血管瘤为77.8%,血管角皮瘤100.0%,充血性增生性瘢痕100.0%;IPL强光系统治疗3型以下鲜红斑痣治愈及基本治愈率为0%;PDT治疗各型鲜红斑痣治愈及基本治愈率为45.6%.结论 对于浅表性皮肤血管性疾病各种光疗疗法各有其特点,对于鲜红斑痣的治疗,激光光动力学疗法(PDT)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疗程短的最佳疗法.
随着激光器械、内镜、光敏剂研究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激光在咽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使许多过去传统疗法疗效不佳的问题得到解决.现结合我们多年来应用Nd:YAG激光结合光动力学疗法治疗放疗后复发或残留的鼻咽癌,在纤维内镜下应用Nd:YAG激光治疗早期声门癌、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喉血管瘤、淀粉样瘤、喉狭窄等咽喉疾病的体会,谈一谈激光在治疗咽喉疾病中的作用,希望能有助于激光疗法在这一领域中的推广应用.
背 景皱纹形成通常伴随皮肤老化,眶周皱纹是皮肤老化的早期症状.现有多种方法治疗眶周皱纹,包括局部治疗、手术以及激光除皱.目前,2790 nm钇钪镓石榴石(YSGG)激光疗法应用广泛,但尚未见有关2790nmYSGG激光治疗眶周皱纹的研究.
目的探讨低剂量激光鼻腔照射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接受低剂量激光鼻腔照射联合电刺激小脑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43例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两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45例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提高(P<0.05);脑血液动力学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血液粘稠度明显下降(P<0.01).结论低剂量激光鼻腔照射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有显著的疗效,有利中风患者早期肢体功能的恢复.
目的 超声造影可以评价组织内部血流灌注情况,对评价肿瘤疗效具有重要价值;吲哚菁绿(ICG)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光热治疗试剂.本研究拟应用超声造影评价ICG诱导的乳腺癌光热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 用BALB/c小鼠建立4T1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将荷瘤小鼠分为:①对照组:瘤内注射0.1 ml生理盐水;②单纯激光组:肿瘤区域激光照射,2 W/cm2,4 min;③单纯ICG组:瘤内注射40 μgICG溶液;④ICG+激光组:瘤内注射40 μg ICG溶液,激光照射,2 W/cm2,4 min.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采用超声造影对基于ICG的乳腺癌光热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B超检查肿瘤体积及内部回声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超声造影显示各组肿瘤区域血流灌注良好,治疗6h后再次超声造影可见,ICG光热治疗组肿瘤区域血流灌注明显减少,而其余各组肿瘤区域血流灌注无明显改变.光热治疗24h后,肿瘤超声回声减低,肿瘤体积缩小19.6%;治疗48h后,超声回声进一步减低,肿瘤体积缩小76.6%,与其余各组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治疗24 h和48 h后,肿瘤回声无明显改变,48h后肿瘤体积略有增大.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光热治疗后肿瘤大量坏死,其余各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用于评价ICG乳腺癌光热治疗效果,表现为肿瘤血流灌注减少,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
全阴部佩吉特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总结5例令阴部佩吉特病行激光光动力治疗患者的护理.治疗前重点是心理护理,治疗期间重点为:按要求注射光敏剂并严格避光,光照后观察病灶的颜色和渗出情况,及时换药,保持创面干燥,防止局部感染.5例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并发症.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口腔内照射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所致张口困难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鼻咽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8).从放射治疗开始到放射治疗结束,观察组每日给予功能锻炼、口腔护理及氦氖激光照射,照射时间为1次/d,对照组仅给予功能锻炼及口腔护理.放射治疗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张口困难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疼痛程度,并于放射治疗结束后1年再次观察放射性张口困难的发生情况 结果 放射治疗结束时及放射治疗结束后1年,观察组发生张口困难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放射治疗结束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口腔黏膜炎及口咽部疼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氦氖激光口腔内照射能够有效减少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张口困难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低水平激光(LLLT)是指不会使生物组织产生不可逆损伤、不会引起局部温度明显升高的激光,它对细胞和组织具有一系列的生物调节作用。LLLT 照射能够加速软组织和骨组织修复,加快创伤愈合,促进毛发生长及神经再生。低水平激光的生物效应取决于激光的波长、脉冲宽度、功率、时间和能量密度等。尽管 LLLT 在实验中被广泛研究,但没有建立统一的适应证和治疗参数。本文综述了低水平激光在正畸牙牙槽骨及牙髓组织、正畸牙移动速率、缓解正畸疼痛方面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应用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PVP)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所致的应激反应的不同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PVP和TURP治疗组各4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前后血清皮质醇浓度、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特点.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和心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PVP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TURP组,恢复快.两组患者术后CRP均增高,但PVP组增高程度显著低于TURP组,且术后恢复较快.PVP组术后皮质醇浓度无明显升高,TURP组术后皮质醇较术前明显升高.结论 PVP术后应激反应程度明显低于TURP组,PVP治疗BPH在心理和生理上更易于让患者接受.
目的 了解输尿管镜下绿激光治疗马兜铃酸所致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输尿管镜下激光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效果.方法 结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9年经治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并发双侧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1例,并回顾PubMed和Medline上1990至2010年收录关于激光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相关文献.结果 绿激光完整汽化肾盂处肿瘤,无输尿管穿孔、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严密随访6个月未见肾盂积水及肿瘤复发.结论 绿激光可以应用于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腔内治疗,应严格控制腔内激光治疗的适应证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常严重影响局部皮肤、肌体组织的结构和外观,导致畸形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局部注射硬化剂疗法、冷冻疗法、激光疗法、同位素放射疗法、手术切除、留置铜针疗法等.这些方法不同程度地在治疗血管瘤时遗留明显瘢痕或疗效有限.2004年6月至2009年8月期间,我院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栓塞治疗肢体血管瘤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静脉腔内激光消融(EVLT)过程中压迫与不压迫靶静脉对消融后静脉内膜坏死及静脉壁穿孔的影响.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10条山羊后肢隐静脉,随机分为超声引导EVLT压迫靶静脉组与非压迫靶静脉组,每组各5条隐静脉.消融前超声扫查隐静脉全程,测量内径.2组分别于超声引导EVLT过程中压迫及不压迫靶静脉.消融后取消融静脉段制作病理切片,光镜下测量并计算静脉内膜坏死率、静脉壁穿孔率.采用t检验比较超声引导EVLT压迫靶静脉组与非压迫靶静脉组消融前静脉内径、消融后静脉内膜坏死率的差异采用x2检验比较超声引导EVLT治疗压迫靶静脉组与非压迫靶静脉组消融后静脉壁穿孔率.结果 超声引导EVLT压迫靶静脉组与非压迫靶静脉组消融前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0.4) mm vs(4.2±0.4) mm,t=-0.395,P>0.05];超声引导EVLT非压迫靶静脉组消融后静脉内膜坏死率高于超声引导EVLT压迫靶静脉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8±1.8)%vs (88.6±4.4)%,t=-23.26,P<0.05];超声引导EVLT非压迫靶静脉组消融后静脉壁穿孔率低于超声引导EVLT压迫靶静脉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 (16/75) vs 65.6% (49/75),x2=29.57,P<0.05].结论 超声引导EVLT过程中,不压迫靶静脉消融后静脉内膜坏死率高于而静脉壁穿孔率低于压迫靶静脉.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态与激光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就诊接受激光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62例587眼,使用 Zeiss Visucam 型眼底造影机采集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态、面积和分布,将视网膜新生血管按形态分为4个类型:隐匿型、轻型、中型、重型。隐匿型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其余采用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记录患者激光治疗参数、激光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和眼底的动态变化,进行为期9~12个月随访,总结不同类型新生血管对激光治疗的反应和预后。采用 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临床疗效采用行×列表的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不同视网膜新生血管类型激光治疗的有效率:视力维持或提高:(1)隐匿型:77.3%;(2)轻型:56.7%;(3)中型:41.0%;(4)重型:17.2%;新生血管消退且无灌注区减少:(1)隐匿型:42.3%;(2)轻型:34.9%;(3)中型:16.9%;(4)重型:5.4%。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激光治疗的预后,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不同类型相关,及时进行视网膜激光治疗是挽救患者视力的关键。
目的 探讨CO2激光联合局部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尖锐湿疣(condyloma accuminata,CA)的效果.方法 60例C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CO2激光切除疣体后,局部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1次/d,连续用14d.对照组仅用CO2激光直接去除疣体.结果 对2组疗效进行对比,治疗组治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6.7%.治疗组复发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结论 CO2激光联合局部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CA,疗效肯定、方法简便、经济,对降低CA复发率有较显著作用.
目的 探讨激光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均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激光疗法治疗,疗程为20 d.于治疗前后进行血脂检查和血液流变学检查,观察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粘度均有所降低,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胸闷﹑乏力﹑气短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激光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和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低能激光体外照射可作用于不同穴位,发挥温经通脉﹑疏通经络﹑分解胆固醇和降低血液粘度等功效有关.
目的:探讨应用2μm激光在高龄(>65岁)患者中行经尿道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共137例,中位年龄71(65~87)岁。其中男性114例,包括前列腺增生83例、膀胱癌31例;女性23例,全部为膀胱癌患者。本组中,合并内科疾病患者121例(88.3%),同一患者并存2种以上疾病者85例。待患者内科病情相对稳定后进行手术,总结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闭孔神经反射例数、膀胱冲洗时间、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膀胱癌手术时间平均30(15~55)min,前列腺增生手术时间平均65(35~130)min,术后行膀胱冲洗,5~7d后拔除导尿管。术后出现内科并发症11例(8.03%),经治疗后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在老年患者中行经尿道2μm激光手术,疗效满意,创伤小,对于伴有内科疾病又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