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宫内节育器(IUD)仍是我国大多数育龄妇女采用的避孕方法.而IUD的副反应很多,如:月经改变、白带增多、子宫内膜炎、下腹部不适等,给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带来许多的烦恼甚至痛苦,一些妇女为解决烦恼或痛苦,采取取出宫内节育器,往往又因避孕不当而怀孕人流,最后选择再次上环.为解决或减少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副反应,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给放置IUD的妇女口服宫血宁胶囊,预防子宫出血及感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手术室是外科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1],手术室护理是一门具有很强知识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学科,护生毕业实习是由护生向护士转变的重要阶段,在手术室所实习的内容与病房完全不同[2].手术室实习是培养护生手术室专业技能的关键阶段,更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护生在毕业后选择科室的重要参考.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的教学管理,更新教学内容与方式,对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 病例患者男,43岁,体质量67 kg,因急性阑尾炎入院,拟行阑尾切除术.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0.1 g肌内注射.入室后监护生命体征正常,开放静脉后选择T11、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头向4 cm),穿刺置管顺利,患者无异感.
下肢骨折患者常因手术、夹板或石膏固定、牵引等原因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由于医院无法提供长期住院的条件,故大多数患者在门诊行固定或牵引治疗后选择回家休养.老年患者因脏器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加之骨折后活动受限,极易出现压疮、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因此,如何降低在家卧床休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其养病质量,是社区护理工作探讨的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在家卧床休养的51 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疾病情况,探讨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居家老年人下肢骨折并发症的重要性.报道如下:
在谈到肿瘤规范治疗的时候,中华医学会肿瘤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徐光炜教授首先讲了一个例子:有位病人在他那里确诊为乳腺癌早期,但是因为公费医疗的限制,最后选择了一家定点医院.这家医院决定采取保乳手术和腋窝切除的治疗方案.术后病人把治疗结果告诉了徐教授,并且问,假如在徐教授这里治疗,方案是不是一样?徐教授说,治疗原则都是一样,但是在具体治疗上各家医院肯定有区别.不过承认区别不等于承认误差.譬如乳腺局部扩大切除的切口应该大一些,切口小就可能切除不够;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切口在腋窝的中间,有8厘米长,将来疤痕会影响活动;淋巴结回转检测个数上的差别会影响检测的可信度.
我院自2000年1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结核性毁损肺患者32例,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结核性毁损肺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0~67岁,平均30岁;病程6个月至17年;病灶位于左侧21例、右侧11例;对侧有结核病灶5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及咳痰25例、气喘17例、咯血15例;痰菌阳性24例.本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行胸膜外全肺切除术15例、胸腔外全肺切除17例,术后选择敏感结核药物联合化疗6个月以上.32例中,30例手术效果较好,术后可参加一般劳动;1例术后出现支气管残端疼;1例术后死于呼吸功能衰竭.
随着鼻内镜的普及,功能性鼻内镜鼻窦外科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已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常规方法.鼻内镜手术后选择何种填塞止血材料,一直是鼻科研究关注的重点.鼻腔填塞能有效治疗鼻腔鼻窦术后出血.
第二部分渐变多焦点镜片的验配Ⅰ1 渐变多焦点镜片配戴者的选择成功的渐变多焦点镜片配戴者往往有如下心理特点:①希望避免单光阅读镜戴上摘下的麻烦;②不喜欢双光镜难看的外形;③喜欢尝试新事物--尤其是具有冒险精神的中距离模糊的中老年人.美国最近的统计资料表明:尝试过配戴渐变多焦点镜片的中老年人,80%以上喜欢并最后选择了渐变多焦点镜片,而其中原来双光镜片的配戴者比例更高.从表1可以看出,渐变多焦点镜片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受中老年人的喜爱.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同时随着乳腺癌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比例也不断增加,临床评估有保乳指征的乳腺癌患者越来越多.据统计,在欧美国家,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比率达50%以上[1],而在我国,选择乳腺癌保乳的患者低很多,其中很大的因素是患者对保乳的认知及理解不够充分.本次研究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乳腺癌义工团队心理干预,发现有保乳指征的乳腺癌患者最后选择保乳治疗的比率明显增加,报道如下.
目的 总结纤支镜在大咯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09年纤支镜检查治疗的大咯血病例42例的方法和结果.结果 明确出血部位:右上叶尖后段21例,右中叶9例,右下背段3例,左上尖后段3例,左下支气管6例;气管阻塞情况:有28例不同程度血块阻塞;止血疗效判断: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24~48 h内完全止血30例,其中无效患者48 h后第二次纤支镜治疗有10例48 h内止血,2例经次纤支镜治疗无效后选择经支气管动脉选择性栓塞术后止血.结论 经纤支镜抢救大咯血,快速、有效、方便.
患者男,56岁,体重67 kg,因髌骨骨折入院,拟行髌骨内固定.入室后监护生命体征正常,开放静脉后选择L2~3间隙进行腰硬联合穿刺、置管,穿刺置管顺利,患者无异感.
经口进食是结直肠外科重建术后患者重要的康复指标之一.传统观点强调结直肠术后选择禁食直至肛门排气[1~3],才开始经口进食;但是近年来的研究[4]在这一问题上提出了大量变革性的建议,如何选择术后合理的进食时间、进食内容以及其安全性成为了当前该领域最具有探讨性的话题之一,本文就此做一回顾.
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TIPS(经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探讨该技术在TIPS的应用,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对有肝硬化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正侧位DSA检查,而后选择合适的技术参数,对其中10例患者DsA图像显示清晰,效果较好,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