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桃胶】相关文献(3)
  • 桃胶改良前后的溶胀性能分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5年20期

    目的:阐明溶剂、盐浓度、温度及pH对桃胶改良前后溶胀性能的影响,为阐明其缓释性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称重法测定原桃胶和改良桃胶辅料溶胀前后的干重、湿重,计算平衡溶胀率.结果:在不同溶剂中,改良桃胶的平衡溶胀率普遍明显高于原桃胶;桃胶改良前后的平衡溶胀率为二甲基亚砜>水>无水乙醇;在不同盐浓度中,桃胶改良前后的平衡溶胀率基本相同,均不受盐浓度影响,但显著小于水;在不同温度中,温度越高,桃胶改良前后的溶胀性能均越大,且改良桃胶更优;在不同pH溶液中,原桃胶易受酸碱度影响,而改良桃胶的平衡溶胀率不受其影响,且表现出更佳的溶胀性能.结论:改良桃胶的溶胀性能显著优于原桃胶;桃胶改良前后的溶胀性能受溶剂、温度的影响显著,而对盐浓度和pH(原桃胶易受影响)则不敏感.

    改良桃胶 平衡溶胀率 溶剂 盐浓度 温度 pH
  • 桃胶改良前后的多糖含量、功能性质以及体外释放度变化研究

    《中草药》 CSTPCD 北大核心 2018年20期

    目的 分析桃胶改良前后的多糖含量、影响制剂的功能性质以及体外释放度变化情况,探索其变化规律,为改良桃胶作为新型缓释辅料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不同产地原桃胶与改良桃胶烘干、粉碎、过筛,粉末用超纯水超声溶解,采用苯酚-硫酸法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质量分数;pH计测定胶液的酸碱度;Brookfield DV-Ⅱ Pro黏度计测定胶液的动力黏度;称重法测定胶粉溶解度及溶胀度;干燥器控制法测定胶粉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下的吸湿率;体外释放度实验结合HPLC法测定喘平方胶片中3个指标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和东莨菪碱)的体外累积释放度.结果 贵州习水、江西信丰、湖北随县产原桃胶各指标为多糖质量分数为84.30%、81.52%、77.84%;1%胶溶液pH值为5.63、5.60、5.88;1%胶溶液动力黏度为30.8、28.5、25.9 mPa.s;水中溶解度为60.8、57.5、51.2 mg/g;溶胀度为34.22%、29.66%、26.25%;12 h的相对湿度(RH) 43%吸湿率为28.19%、27.02%、26.44%,RH81%吸湿率为38.22%、35.26%、34.64%;喘平方胶片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和东莨菪碱2h的体外累积释放度为95.41%~98.84%、96.05%~97.11%、96.35%~98.21%.贵州习水、江西信丰、湖北随县产改良桃胶,各指标为多糖质量分数为96.92%、94.76%、93.65%;1%胶溶液pH值为7.07、7.08、7.12;1%胶溶液动力黏度为318.4、289.6、266.4 mPa·s;水中溶解度为178.2、167.3、163.8 mg/g;溶胀度为84.98%、81.55%、79.82%;12 h的RH 43%吸湿率为41.22%、39.93%、39.20%,RH 81%吸湿率为60.88%、58.48%、57.17%;喘平方胶片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和东莨菪碱12h的体外累积释放度为97.88%~98.36%、97.59%~98.56%、97.72%~98.12%.结论 与原桃胶相比,改良桃胶在多糖含量、溶解度、溶胀度、动力黏度、吸湿率、缓释性能等方面均显著提高,且溶液呈现中性,提示可作为新型缓释材料进一步研发、应用.

    原桃胶 改良桃胶 多糖 功能性质 体外释放度 缓释 辅料 苯酚-硫酸法 动力黏度 溶解度 溶胀度 吸湿率 HPLC 麻黄碱 伪麻黄碱 东莨菪碱
  • 改良桃胶的不同配伍对复杂成分均衡释放的影响

    《中草药》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5年8期

    目的 阐明改良桃胶的不同配伍(用量、填充剂)对复杂成分均衡释放的影响.方法 以喘平方为模型药,改良桃胶为缓释辅料,采用体外释放度结合HPLC法,测定喘平缓释片的指标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东莨菪碱)释放度,计算累积释放曲线斜率(K)值,评价指标成分间是否均衡释放.结果 不同配伍考察中,当填充剂为淀粉、淀粉/糊精、淀粉/微晶纤维素(MCC)时,各指标成分K值接近,实现了均衡释放;而与糊精、MCC配伍时,K值差异较大,无法均衡释放.随着改良桃胶辅料用量的增加,释药时间延长,指标成分的K值基本一致,达到均衡释放.结论 不同填充剂与改良桃胶配伍,会影响中药复方缓释制剂复杂成分的均衡释放;不同处方用量的改良桃胶,会影响药物的释放时间,但不影响其均衡释放.

    改良桃胶 填充剂 均衡释放 喘平方 麻黄碱 伪麻黄碱 东莨菪碱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