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钠中毒是指由于误食亚硝酸钠或摄入含大量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蔬菜,而引起的以组织缺氧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中毒,我们2006年4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亚硝酸钠引起的食物中毒3起共15例患者,对这些患者及早进行有效的催化、洗胃,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入特效解毒剂和其他对症治疗,痊愈出院.
食品中甜蜜素的检测方法一般都是GB/T5009.97-2003中第一法气相色谱法做的。方法的原理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亚硝酸钠生成环己醇,在硫酸介质中进一步生成环己醇亚硝酸酯,通过测定环己醇亚硝酸酯来进行定量。实验发现,衍生物环己醇亚硝酸酯易挥发,它的生成随温度、酸度、试剂加入顺序等实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影响甜蜜素测定的准确度。因此,在测定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中步骤进行分析测定。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防腐剂1.山梨酸\山梨酸钾——最安全的化学食物防腐剂常见于碳酸饮料、汽酒、果汁、果酒和鱼肉干制品等.山梨酸是最安全的化学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参与正常的代谢活动,最后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国际上公认它为无毒的食品防腐剂,使用量可达到3g/kg.而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山梨酸钾,毒性只有食盐的1/2.2.亚硝酸钠——芹菜粉和活性菌的培养物,换汤不换药
案例一:某医院妇产科一位护士在医治病人时,误把亚硝酸钠作为灌肠液,导致病人死亡.案例二:某医院手术室外,有两个病人在等候.其中一位姓蔡的患者要进行门诊手术,一位姓赵的患者要进行放环手术.她们等候手术时,赵某离开了等候区域.当护士叫到赵某手术时,看到赵某不在现场,蔡某就站起来,跟着护士进了手术室.蔡某到了手术台上,护士也没有进行再次核对,给蔡某放了环.
目的:研究亚硝酸钠短期低剂量暴露对雄性小鼠生殖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亚硝酸钠本底对照组,亚硝酸钠低、中、高剂量组.称量雄性小鼠体重及肝、脾、睾丸、附睾并计算各脏器系数.取出附睾计数精子、观察其活动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亚硝酸钠各组小鼠肝脏、脾脏的脏器系数明显增加;附睾脏器系数明显减小,精子数目明显下降,精子活率下降,但a、b级精子所占比例变化不明显,c级精子所占比例下降;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与正常对照相比,使用亚硝酸钠的各组小鼠睾丸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亚硝酸钠短期暴露可导致小鼠肝、脾、睾丸和附睾组织受损,精子数目减少、活率下降,组织和精子损伤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加重,亚硝酸钠的短期暴露可以损伤雄性小鼠的生殖功能.
1993-2006年重庆市涪陵区发生20起亚硝酸钠食物中毒,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成为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高度重视和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现做如下统计分析和对策探讨.
目的 评估中国居民膳食因素亚硝酸钠摄入量及对健康影响的潜在风险,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典型食品(酱类、肉制品和腌菜)中亚硝酸钠含量的实际监测结果和我国居民对含亚硝酸钠食品实际的膳食消费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模型方法,对我国居民全人群的膳食亚硝酸钠摄入量进行估计,并与国际组织JECFA制定的亚硝酸钠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进行比较.结果 全人群的亚硝酸钠平均摄入量为0.021 mg/kgBW/day,占ADI的30.0%,而高暴露人群(亚硝酸钠摄入量的P97.5)的亚硝酸钠摄入量为0.150 mg/kg BW/day,是ADI的2.1倍;各性别-年龄组人群的膳食亚硝酸钠平均摄入量均未超过ADI,但就各组高暴露人群而言,亚硝酸钠摄入量范围为0.124 8 ~0.275 0 mg/kg BW/day,是ADI的1.8~3.9倍;酱/咸菜是我国居民膳食亚硝酸钠摄入的主要来源,占总摄入量的61.9%.结论 我国全人群平均膳食亚硝酸钠摄入量处于安全水平,但高暴露人群摄入的亚硝酸钠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需予以重点关注;调整饮食习惯和行为,改进食品加工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源性亚硝酸盐的添加和内源性亚硝酸钠的产生是降低我国居民膳食亚硝酸钠摄入的有效手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亚硝酸钠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模型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采用颈动脉放血制作失血休克模型.结果:MPO、TNF-α、黏膜上皮损伤指数对比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模型组(P<0.05).结论:亚硝酸钠能够有效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肠道功能,降低炎性因子及过氧化物酶水平,大剂量应用效果更好.
目的:观察独活乙醇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注射D-半乳糖和亚硝酸钠的方法建立AD小鼠模型.将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独活醇提物4g/kg和1g/kg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g/(kg·日)、亚硝酸钠90g/(kg·日),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同时药物组灌胃独活醇提物4g、1g/(kg·日).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量的蒸馏水,给药8周后观察独活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脑组织AChE及血清SOD活力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独活乙醇提取物4g/kg、1g/kg剂量组能明显改善AD 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5),且提高血清SOD活力(P<0.05或P<0.01),降低脑组织AChE活性(P<0.05或P<0.01).结论:独活醇提取物可通过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血清SOD活力.降低脑组织AChE活性等方面来延缓AD的发生.
目的:阐述连续进食亚硝酸钠高铁血红蛋白(MetHb)累积中毒原理及临床症状特点,查明连续发生食物中毒的原因,提高诊断率、报告率、及时处置率,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调查、现况调查、回顾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结果连续进食中毒一例,好转后又将亚硝酸钠误做食盐过量食用急性中毒死亡;群体中毒58例,均痊愈。三次中毒连续发生在同一农民家中,食同一袋亚硝酸钠。检验样品20份,6份食品和4份呕吐物检出亚硝酸盐。结论农民食品安全意识差,将亚硝酸钠随意添加到饭菜进食或随意存放误食造成中毒。由于连续进食引起MetHb累积中毒罕见,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中毒不能有效控制,导致了食物中毒事件连环发生。建议采取加强培训和监管、改进包装标签、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杜绝中毒事件再次发生。
通过对误食亚硝酸钠引起的一户二起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对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食物、临床症状和检验方法分别进行了论述.
2001年8月12日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了13名急性食物中毒病人。通过对中毒病人个案及卤菜加工点卫生学调查,病人呕吐物及剩余卤菜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确认是一起过量使用亚硝酸钠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观察了戊二醛消毒剂复方辅助成分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在20 g/L戊二醛溶液中加入5 g/L亚硝酸钠,其pH值为4.56,加入3.0 g/L碳酸氢钠和5.0 g/L亚硝酸钠时,其pH值为7.73.以pH值为7.73的该液作用4 h,对不锈钢片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为100%;对止血钳头上滴染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达到灭菌.将该消毒剂连续使用14 d后,对不锈钢片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5 h杀灭率为100%.在室温下存放7 d,其戊二醛含量下降率>10%,对金属无腐蚀.在20 g/L戊二醛溶液中只加入5 g/L亚硝酸钠(pH 4.56),对不锈钢片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达到100%需作用5 h,对止血钳头上滴染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达到灭菌需要8 h.在室温存放14 d后,其戊二醛含量下降率<10%,对铜中度腐蚀.结论,加碳酸氢钠的碱性戊二醛杀芽孢效果好,但稳定性差,腐蚀性小;只加亚硝酸钠的酸性戊二醛杀芽孢效果差,稳定性好,腐蚀性增加.
2%强化碱性戊二醛溶液为含十七醇聚氧乙烯醚、碳酸氢钠、亚硝酸钠的戊二醛复方消毒剂(pH 8.47).对其杀灭微生物效果及腐蚀性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该液对悬液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 h,杀灭率达100%;作用20 min可使不锈钢片表面HBsAg抗原性破坏.其杀菌效果随戊二醛浓度减小、存在小牛血清、复方中不含亚硝酸钠而降低.其二元型原包装存放于53~55℃下14 d,戊二醛含量下降率为1.05%;混合液存放室温下28 d者下降率达29.70%.该液对金属无或基本无腐蚀作用.
复合型缓蚀剂含聚磷酸盐、表面活性剂等成分。为了解其用于戊二醛溶液的缓蚀效果及对戊二醛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金属腐蚀试验与化学含量测定。结果,加有0.2%~0.5%复合型缓蚀剂的2%戊二醛溶液,与加0.5%亚硝酸钠者一样,对碳钢、不锈钢、铜、铝的腐蚀速率均〈0.010 mm/a,属基本无腐蚀。但是,加亚硝酸钠的戊二醛溶液于30℃或20℃下存放21 d,戊二醛含量下降率分别为31.3%与6.06%;加复合型缓蚀剂者则分别为2.02%与1.01%。
为测定器械消毒液中苯扎溴铵的含量,用二阶导数光谱法进行试验观察.以266.3和268.8 nm处峰、谷之间的振幅值作为苯扎溴铵的定量信息.结果,在溶液中苯扎溴铵≤300 μg/ml时,其含量与对应的吸收度呈线性关系,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1.0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医院制剂的定量分析.
森格尔牌戊二醛是日本近年来研究开发的,由山东利尔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森格尔的有效灭菌成分是戊二醛,不含亚硝酸钠.为了解该消毒剂对内镜的实际消毒效果,进行了膀胱镜消毒的现场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对本院常用的消毒剂2%(即20g/L)碱性复方戊二醛(含亚硝酸钠)、过氧乙酸及金星消毒剂(含次氯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含有效氯60 000 mg/L)进行了比较.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检测其杀灭微生物效果.将含10 g/L蛋白胨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 9372)芽胞悬液0.5ml与4.5 ml消毒液混匀(阳性对照为磷酸盐缓冲液).作用到预定时间,取0.5 ml菌药混合液,加入4.5 ml中和剂(复方戊二醛用含10 g/L甘氨酸的磷酸盐缓冲液,过氧乙酸、金星消毒剂用含10 g/L硫代硫酸钠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混匀.中和作用10 min,进行活菌计数,计算杀灭率.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取其含量为10μg/ml并含体积分数6%小牛血清的悬液0.1 ml,与0.4 ml消毒液混匀.作用到规定时间,再加0.5 ml中和剂.
为了解戊二醛溶液对金属器械的腐蚀性,对原2%酸性戊二醛溶液(pH4.6)、加0.2%亚硝酸钠(防锈剂)后放置2周的该液(pH5.8)、现加0.2%亚硝酸钠的该液(pH6.2)及现加0.4%亚硝酸钠的该液(pH6.8) 进行了试验观察.试验时,于装有500 ml某一戊二醛溶液的容器中,浸泡经过清洗、干燥的手术刀片、铝片、新持物镊及部分表面生过锈持物镊各一件,72 h观察结果.
在实验室观察了亚硝酸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的抑菌作用.用划线法接种试验菌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将沾亚硝酸钠溶液滤纸片(直径6 mm)贴在平板表面.于37℃培养48 h.
目的 考察朱砂七总蒽醌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活性.方法 以硫酸、氯仿为溶剂从朱砂七中提取总蒽醌,在模拟人体胃液的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朱砂七蒽醌(ZSQEK)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能力.结果 ZSQEK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能力和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与浓度呈相关关系,最大清除率为53.5%,最大阻断率为71.3%.结论 ZSQEK对亚硝化反应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覆盆子不同提取部位对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及40%乙醇造成的小鼠记忆障碍模型的影响,探索覆盆子对这3种记忆障碍模型的有效部位,为进一步研究覆盆子对学习记忆改善作用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130只,随机分成13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覆盆子全药高剂量和低剂量组,三氯甲烷部位高剂量和低剂量组,正丁醇部位高剂量和低剂量组,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和低剂量组,水提部位高剂量和低剂量组.给药组小鼠分别以高、低剂量(24,12 g·kg-1)ig覆盆子全药、三氯甲烷部位、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水提部位;阳性药组给银杏叶制剂量为7.6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连续12d.7d后除正常组外,东莨菪碱所致模型测试前30 minip1 mg·kg-1,亚硝酸钠所致模型训练后ip 120 mg·kg-1,40%乙醇所致模型测试前30 minig0.1 mL·kg-1,检测小鼠在Morris水迷宫的定位航行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结果:与正常组比较,3种记忆障碍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覆盆子全药、三氯甲烷部位、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水提部位均可缩短3种记忆障碍逃避潜伏期,增加其穿越平台次数(P<0.05).结论:覆盆子水提部位高剂量组对东莨菪碱、亚硝酸钠造成的小鼠记忆障碍模型改善效果最优;覆盆子全药高剂量组对40%乙醇造成的记忆障碍小鼠模型改善效果最优.
目的:观察益智汤(YZS)对多种记忆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迷宫试验测定动物记忆功能,观察益智汤对亚硝酸钠、环己酰亚胺造成的记忆巩固障碍和对乙醇造成的记忆再现障碍的影响.结果:YZS可明显缩短乙醇、亚硝酸钠造型小鼠潜伏期.结论:YZS可明显改善不同因素所致多种记忆损伤.
我们观察了智通合剂对东莨菪碱与三氯化铝造成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及亚硝酸钠造成的中毒及缺氧的影响,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间歇性饥饿对亚硝酸钠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细丝(NF)过度磷酸化及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亚硝酸钠组、饥饿+亚硝酸钠组,每组12只.亚硝酸钠组大鼠饮亚硝酸钠水[水中溶入亚硝酸钠粉剂100 mg/(kg·d)],正常喂食;饥饿+亚硝酸钠组大鼠饮亚硝酸钠水,采取饥饿2d,恢复喂食3d的喂食方法,喂养60 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NF磷酸化水平与分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亚硝酸钠组大鼠第2天至第7天的潜伏期[(53.34±5.28)s,(35.15±10.29)s,(23.52±9.50)s,(14.49±8.70)s,(16.87±8.77)s,(12.31 ±7.12)s]明显大于对照组[(31.24±8.53)s,(12.41±6.54)s,(10.49±6.43)s,(8.61±2.56)s,(7.25±2.12)s,(6.03±1.92)s](P<0.01或P<0.05),跨越平台的次数(1.18±0.82)明显小于对照组(3.96±0.54,P<0.05);饥饿+亚硝酸钠组只有大鼠第2天至第3天的潜伏期[(43.61±1.76)s,(25.25±7.49)s]大于对照组(P<0.05),第4天至第7天的潜伏期[(19.47±8.30)s,(10.77±6.28)s,(12.05±7.49)s,(10.29±7.52)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亚硝酸钠导致海马NF的磷酸化水平升高,而饥饿+亚硝酸钠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饥饿处理可改善亚硝酸钠导致的大鼠海马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及空间学习记忆损伤.
亚硝酸钠是染料工业用品,亦有用于防冻液中作为抗腐蚀剂,微黄色结晶,味咸而稍带苦味,颇似食盐.我院1999年收治两批误食亚硝酸钠致中毒患者32例,经过紧急救治,均康复出院,现将我们的救治体会介绍如下.
心肺复苏患者心跳骤停后脑组织经历了严重的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既往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即使患者恢复自主循环,仍有高达55% ~71%的院内病死率[1].亚硝酸盐既往被认为是一氧化氮的代谢产物,但目前研究发现,在组织缺氧时亚硝酸盐可作为底物被还原为一氧化氮,从而起到保护脑组织缺氧的作用.本试验采用窒息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用亚硝酸钠进行干预,观察大鼠心肺复苏后大脑皮层枕叶一氧化氮的含量以及细胞凋亡的发生,用以进一步探讨亚硝酸钠在心肺复苏后脑保护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盐酸小檗碱对小鼠脑急性缺氧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亚硝酸钠(NaNO2)中毒和断头实验复制缺氧模型,用盐酸小檗碱3个剂量组即2.0 mg/kg、4.0 mg/kg、8.0 mg/kg连续灌胃6 d,观察小鼠存活时间、断头张口次数和喘息时间;用试剂盒测量脑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盐酸小檗碱能明显延长急性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P<0.05,P<0.01)、断头喘息时间(P<0.05,P<0.01),提高缺氧小鼠脑组织SOD和LDH的活性,减少MDA和NO的含量;镜下可见模型组小鼠脑膜出血,皮质细胞坏死,脑水肿;盐酸小檗碱治疗组小鼠除脑膜血管扩张外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盐酸小檗碱对亚硝酸盐中毒小鼠脑急性缺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量对小鼠微循环及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采用转笼法运动4周后.采用BI-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小鼠耳廓微血管管径及血流速度,采用小鼠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亚硝酸钠模型常压耐缺氧实验,观察并记录小鼠断头后张口呼吸时间及耐缺氧存活时间.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运动组小鼠耳廓微动脉、微静脉流速、微动脉管径均显著增加(P<0.05);中运动组小鼠耳廓微动脉管径均显著增加(P<0.01);低运动组小鼠耳廓微动流脉速径及微动脉管均显著增加(P<0.05).高、中、低运动组小鼠断头后张口呼吸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高、低运动组和尼莫地平组小鼠亚硝酸钠模型常压耐缺氧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结论:运动训练具有改善小鼠微循环,增强小鼠耐缺氧能力的作用且与运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