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在国内外有许多病名,如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等,除此之外,民间还把它称为“懒汉病”.布鲁氏菌病主要在羊、牛、猪中发生,家畜感染多表现轻微,有的几乎无任何症状,个别表现为关节炎,公畜多发睾丸炎,母畜多流产,但一般不影响家畜生命,因而不被人重视,留下后患,成为人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
患者,男,38岁,主因上腹痛20 d伴恶心呕吐、发热入院.1 病程情况1.1 现病史 患者男性,38岁,内蒙古临河区人.患者于入院前20 d自觉感冒后出现上腹胀痛,呈发作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多于进食后发作,并发热,未系统检测体温,多饮水出汗后自行缓解,伴乏力、头晕.院外对症输液治疗(具体药名不详),自觉症状加重.发病以来,无便秘,无黄疸,无咳嗽咯血,无大小便失禁,精神差,纳食差.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炭疽杆菌在自然环境中以芽孢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和水中,食草动物如马、牛、羊等因在食草过程中摄入含炭疽芽孢的土壤而感染.人类感染炭疽,主要是由于皮肤接触感染动物或感染动物制品如皮、毛、骨、肉等制品而经破损的皮肤而患皮肤炭疽;或食用含炭疽芽孢的动物肉而患胃肠型炭疽;或吸入含有炭疽芽孢的尘埃而患肺炭疽(又称吸入型炭疽).在亚洲、非洲、南美洲及东、南欧以及我国等发展中国家,野生动物和家畜感染炭疽并导致人感染炭疽的病例每年有数千例[1].2001年国际恐怖分子利用邮件向美国播散炭疽芽孢并造成22例感染、11例患吸入性炭疽(inhaled anthrax),5例因吸入性炭疽死亡的恐怖事件[2].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感染机体后,寄生于人或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等处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被发现后,国内外正式报告人体的附红细胞体病是比较晚的[1,2],我国对此病的认识及正式报告人兽的感染是近10年的事[3].目前世界上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报道发生过本病,但多数为动物及家畜感染[4].由于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之广及其对畜牧经济所造成的危害之大,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畜牧兽医界、外贸检疫界的重视,对人体的危害也已逐渐引起医学界注意.本文报告我国附红细胞体与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及其近况,以期引起重视并促进对它的研究.
目的阐明三峡建坝后水位的变化对长江安徽段江洲滩家畜及钉螺感染的影响.方法根据大通水文站及南京水文站建坝前后各典型年特征水位的变化值,以及江洲滩家畜上滩活动、家畜感染情况、滩地野粪污染、江洲滩钉螺及感染性钉螺分布的现况调查,推测三峡建坝后水位变化对家畜活动和感染以及滩地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的影响.结果建坝后4、5月份耕牛活动带高程将上移0.5m左右,秋季耕牛上滩活动时间将提前半个月至一个月,耕牛年上滩时间将延长,血吸虫病感染率将有所上升;滩地钉螺感染率及感染螺密度也将有所上升.结论三峡建坝后水位的变化将对江滩地区的血吸虫病流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简称附红体)是寄生于人和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群多形态的微生物.1928年Schilling和Dinger首次在啮齿类动物中查到了附红体.以后相继在其它动物和家畜中也证实了有附红体感染的存在[1~3],.迄今为止,已发现并命名的附红细胞体有14种[4].人畜感染了附红体,可引起附红体病.它的流行范围很广,目前动物及家畜感染的报道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6年Puntaric报道了1例人附红细胞体病[5].
李斯特氏杆菌(李氏杆菌)是人兽共患病原菌,上杭县近年来持续发生家畜感染,致使大量猪牛突然死亡.为了解李氏杆菌在我县畜、禽间的感染状况和种别分布,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997~1999年,在全县范围内随机抽取5个村作调查点,采集496份畜、禽标本分离李氏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