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自然灾害等公共突发事件均具有不可预见的时间紧迫性、规模和影响程度大等特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加之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如何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是我国政府迫切要解决好的现实问题.个别灾难是小概率的事件,比如地震,火山爆发等,很可能几年几十年后都不会再发生.但是一次灾害足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让许多家庭支离破碎,让许多人心理上蒙上阴影.本文结合地震应急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就如何提高我国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谈点看法.
深圳地处东南沿海、毗邻港澳、海陆空交通发达,是地域狭小的人口大市、经济大市,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传统和非传统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形势较为严峻.深圳市高度重视城市公共安全,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不断强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应急办)以开展城市安全评估为抓手,以完善应急运行机制为关键、以提升应急演练水平为重点,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实践,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成果,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保障全市公共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应急行业的建设与发展,持续社会各界对减灾和应急事业的关注与探讨,为应急管理部门及产业单位提供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2015中国国际减灾与应急管理研讨会暨2015成都国际减灾与应急科技博览会”于4月15-17日四川成都举行,会议由国际应急管理学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北京大学数字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成都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等单位联合主办,亚洲基金会和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协办。本次活动以“提升城市抗灾能力、促进应急产业发展”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