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自然灾害等公共突发事件均具有不可预见的时间紧迫性、规模和影响程度大等特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加之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如何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是我国政府迫切要解决好的现实问题.个别灾难是小概率的事件,比如地震,火山爆发等,很可能几年几十年后都不会再发生.但是一次灾害足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让许多家庭支离破碎,让许多人心理上蒙上阴影.本文结合地震应急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就如何提高我国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谈点看法.
地震灾害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常常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几年世界各地地震不断,2003年5月22日阿尔及利亚发生 6.9 级地震,死亡人数达2 276人;2003年12月26日伊朗发生7.2级地震,死亡人数41 000人;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9.0级地震,死亡人数达160 000人;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8 地震,死亡人数达20 000人;2006年5月27日印尼发生6.4级地震,死亡人数达5 716人[1,2].尽管人类在防震抗震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地震本身的复杂性和难预测性,地震应急管理依然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重要手段[3].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地震,死亡人数达69 185人.震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这所距离震中最近的国家级大型医院的全体工作人员本着"举全院之力,有一线希望尽百倍努力,挽救受灾伤员生命"的救治目标.2008年5月12日-6月1日共收治地震治疗伤员2 224余例,住院伤员1 522例,其中手术治疗916余例次.现将手术室在本次地震后的应急管理经验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