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为建筑学中,一般用现场追踪观察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并将人的行为模式与物质场所联系起来作为整体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符合人们社会、文化、心理需求的环境。
也就是说,只有物质的实体和空间表达了特定的文化、历史、人的活动,并使之充满活力时才是有益的场所空间。
自我报告法又称自陈法,是护理研究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方法。自我报告法可以通过会谈或日记的形式,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研究对象的信息,在护理研究中,自我报告法最常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一般是研究者针对某一活动领域编制一系列问题,将其以问卷或表格的方式表达出来,要求被试按照测试题的要求填写,从而评价被试特征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测量外显行为,也可以测量个体对环境的感受。
梦游是梦的一种变异形式,是人在睡眠中的活动超越了正常范围,发生某种明显的外显行为和动作,医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梦游”。
精神症状是指异常的精神活动,是人脑机能紊乱的表现.它们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是精神障碍临床征象的组成部分,是精神障碍诊断的重要依据,也是精神疾病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精神疾病症状学的教学效果,是教学人员经常探讨的问题.近几年来,由于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的不断改革、以及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方法的运用和临床见习,医学理论教学变得既生动又直观,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由于精神医学中的症状学这一部分课程的内容又多又复杂,很多同学难以全面掌握,只能死记硬背,不能理解.因此,这就给教学人员提出了挑战.要教好这门课,教学人员不仅要熟悉各种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并对其原因及发病机制有充分的认识,而且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使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深入人心.因此,培养护士的心理特质,即护士所特有的,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适应行为和外显行为一致性的内在驱动力,使之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同情心,忠于职守并充满爱心,具有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擅长人际交往及对社会良好的适应等职业心理特征至关重要.现从心理学角度,阐述良好护患关系对护士心理特质的要求,以促进新型护理模式下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及开展有效的整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