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各类食品包装用纸及一次性纸杯、一次性餐盒等产品的用量大为增加,砷是其重要卫生指标之一.
不广久前,中央电视台披露了北京市有一半的一次性餐盒为"有毒餐盒"的问题.此事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这种有毒的餐盒并非只是北京有,许多地方都有.它关乎到千万人的身体健康,人们对它必须加以警惕.那么,这种餐盒到底有哪些危害,它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人们如何识别它、远离它呢?
今年3·15,北京一家环保组织将北京两家颇有名气的餐馆老边饺子馆和东来顺金源饭庄告上法庭,状告两家企业采用了未获生产许可证企业所制的劣质饭盒,这些饭盒经专业部门检测,发现含大量致癌物.此消息一经报道,引起广泛关注.一次性餐盒的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话题.
上餐馆吃饭,吃不完的菜打包带回家已经成了人们的好习惯。可是,有市民发现,部分餐馆提供的一次性餐盒往往带回家就变形变软,这样的餐盒是否合格,对人体又是否有害?
目的:了解分析徐州市小吃摊点及小型餐馆使用前的一次性餐盒微生物菌群种类分布与数量并作生化反应.培养科研兴趣,锻炼科研能力.方法:(1)应用大肠杆菌快速测试试纸快速检测餐盒大肠杆菌的存在;(2)用稀释倾注培养法对30份餐盒进行菌落数量检测,并挑取典型菌落做染色统计和生化反应.结果:随机从样品中抽取的8个餐盒所做的16张大肠杆菌快速测试试纸中有1张呈阳性;随机抽样接种的SS培养基均无菌落长出,普通培养基长出菌落率为60%,中国蓝培养基长出菌落率为45%,同时可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链球菌、双球菌的存在.结论:小摊点的一次性餐盒基本符合卫生指标,但是仍有大量种类的菌群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