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环境、气候、饮食的不适应,很多从小在南方长大,吃惯了家乡口味的新生,饮食表现同样明显,有口干舌燥、牙齿疼痛、口舌生疮、便秘等“上火”现象,严重的甚至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精神疲惫、腹泻呕吐等“水土不服”的情况.及时加以调整,可以确保新生顺利进入学习生活的最佳状态.
到底什么是水土不服?水土不服指初到一个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暂时未能适应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如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睡眠不好、腹泻呕吐、心慌胸闷、皮肤痛痒等,俗称"水土不服".
病历资料患者,女,71岁,因腹泻尿少2+天,浮肿1天,于2008年8月22日入院.入院前2天患者食用豆浆、包子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尿少.
小宝7个月了,宝宝的奶奶说,应该给宝宝加辅食了.这天早上,奶奶精心的给孙子蒸起了鸡蛋.她对媳妇说,蒸鸡蛋羹前一定要多搅拌,这样蒸出来的鸡蛋最好消化了.鸡蛋蒸好了,小宝吃的香甜,奶奶看着开心.可是不久宝宝又吐又拉了.媳妇埋怨婆婆说,一定是喂得太多了,宝宝不适应.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由于添加辅食不当导致宝宝出现腹泻呕吐情况非常常见.
例1,女,26岁,以“间断性腹泻伴呕吐1年,加重1周余”为主诉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间断性腹泻,伴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等症状。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1个月前,患者腹泻呕吐加重,随来我院就诊。上腹部CT示:胰腺占位,考虑胰腺内分泌肿瘤。现为求进一步诊疗来我院,门诊以“胰腺占位:胰腺内分泌肿瘤?”收入我科。发病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睡眠差,体重减轻。既往体健,对青霉素过敏。月经正常,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术前彩超示:胰腺:胰头18 mm,胰体13 mm,胰尾12 mm,腺内回声均匀,紧邻下腔静脉前方胰头钩突内侧可见一大小约28.4 mm×19.7 mm不均质低回声,实性占位。术后彩超示:胰腺:胰头16 mm,胰体9 mm,胰尾11 mm,腺内回声均匀,稍强。术后病理诊断示:(胰头)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胰岛细胞瘤,免疫组化提示除外胰岛素瘤和高血糖素瘤的VIP瘤。见图1。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在炎热的夏季,以腹泻、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流感爆发流行少有报道,现将发生这次流感爆发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1 关于本病的诊断病儿腹泻剧烈,迅速引起脱水、酸中毒及休克,首先应考虑有霍乱可能,但霍乱一般无明显发热,属肠毒素性腹泻,细菌不入侵肠黏膜,粪便常呈米汤样、无脓血,而本例粪便镜检可见多数白细胞及少许红细胞,故可排除.病儿有不洁食物史,家属有同样患者,粪便有多数白细胞,腹泻原因应考虑为细菌性痢疾.住院第3天粪便细菌培养为福氏志贺氏杆菌.
1 病例摘要患儿,女,10岁.于2000年8月10日因发热、呕吐、剧烈腹泻1天入院.腹泻为绿色稀便,肉眼未见脓血,量多,排便不能自控,难以计数.发热38.5℃,精神差,口渴明显,尿量著减.患儿病前有不洁饮食史,其姐同时发生类似症状.病后曾在当地输液等治疗(药名、剂量均不详)病情无好转,2小时前病儿出现烦躁,多汗,即来本院.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夏季发病且以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流感爆发流行较为少见.我们现将对2000年发生的1起夏季流感爆发流行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Wernicke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于1881年由Carl Wernicke首先发现,是一种维生素B1(硫胺)缺乏引起的代谢异常性脑病,俗称"脑型脚气病".发病年龄多为30~70岁.男性多于女性.一旦漏诊、误诊,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命危险,病死率达50%以上.1 病例介绍患者,女,48岁,主因"腹痛腹胀偶伴腹泻呕吐一周"于2008年1月22入住本院胃肠外科.结肠钡灌示:降结肠远端狭窄伴不全性肠梗阻.结肠镜示:降结肠癌(中分化腺癌)并梗阻.遂以降结肠癌并不全性梗阻收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精神稍萎靡,生命体征平稳.查体:心肺无明显异常,腹明显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左下腹压痛,未及反跳痛及肌紧张,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较活跃,偶及过气水声.与体检无异常.
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应用实时超声检查对临床疑有肠系膜淋巴结炎的76例患儿进行检查,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76例患儿中,男性45例,女性31例,年龄2~10岁,中位年龄4岁,临床主要表现:患儿急性腹痛或腹痛反复发作,可伴有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常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并发或继发.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以腹泻呕吐为主要表现.我科今年收治103例腹泻患儿,体会如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7岁.因乏力食欲不振且皮肤黄染加重,前来我院就诊.患者曾于6天前食用自采的山蘑菇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于本村卫生室按一般腹泻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但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及皮肤黄染却越来越重.查体:全身皮肤粘膜重度黄染,无皮疹,无出血点.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以周围神经广泛炎症性脱髓鞘为主的自家免疫性疾病,对于其特殊型低血钾型G.B.S[1],国内见散在报道,其临床有一定特殊性。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1995~1999年末共收治G.B.S病人32例,其中低血钾或血钾偏低(≤3.5 mol/L)者11例。血钾均于入院时测定。低血钾组11例中1例院前1周有腹泻呕吐史。余均无血钾降低因素存在。11例中血钾2.3~3.0mmol/L者8例,3.1~3.5 mmol/L者3例,血钾正常者21例做为对照组。所有病例院前及入院3 d内均行EMG+MCV+F波检查(测DML+CAMP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远近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
患者男性,80岁,汉族,1976年诊断2型糖尿病,起初口服降血糖药物,由于糖尿病并发症的相继出现,患者于2005年开始坚持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先为甘舒霖N,后改为甘精胰岛素)至今.2010年始患者时常出现肌肉无力,尤其双下肢无力明显,期间住院查血钾3.33 mmol/L提示低钾血症(此前曾多次检测血钾均在正常范围),肾上腺超声及CT+增强检查提示:双侧肾上腺无异常.且排除患者因钾摄入不足,腹泻呕吐,营养不良,使用利尿剂和抗生素,代谢性碱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因素引起的低血钾[1].随后经口服钾剂,血钾很快恢复正常,肌肉无力症状改善.doi:10.3969/j.issn.1009-6663.2012.10.060
儿泻停是一纯中药制剂,其有抑制胃肠道平滑肌和轮状病毒的双重作用[1],可用于小儿腹泻呕吐、消化不良、消瘦倦怠等的治疗[2].蒙脱石散是从天然蒙脱石中提取,有加强、修复消化道黏膜屏障,固定、清除多种病原体和毒素等多方面的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急性时相蛋白,在急性炎症和肠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3].我们针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进行临床对照治疗,关注血清中hsCRP含量的变化,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病人,女,24岁,教师.因腹痛腹泻呕吐3 d,伴黄疸、少尿2 d于2002年4月12日入院.病人于4月9日因进食不洁饮食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胃内容物数次,自服"肠炎宁片"治疗,腹痛、腹泻无缓解,当日到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腹痛腹泻减轻.
患者男,63岁,因腹痛腹泻呕吐3 h于2011年4月20日入院.患者2011年4月20日15:00进食西瓜,17:00左右出现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加剧,解水样便3次,呕吐2次,在本单位卫生所就诊,考虑为"急性胃肠炎",予以口服黄连素、氟哌酸,症状无好转,18:30来我院急诊,急查血象WBC 11.6 × 109/L,分叶0.86,大便常规WBC(++),以急性胃肠炎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长期服海捷亚治疗,血压控制良好.
患儿男,12岁.因反复上腹痛1年,黑便5 d就诊.患儿1年前开始出现节律性上腹痛,进食后诱发,伴恶心、反酸、嗳气,无腹泻呕吐.
暑病常因暑天劳作奔走或贪凉饮冷引起,同时夏天多湿,故暑病易伤气,并常挟寒挟湿.常有寒热、倦怠、头沉身重、腹泻呕吐等症状.凡具有祛除暑邪作用,用以治疗暑病,兼有解表和里、清热利湿功效,并以清热祛暑和芳香化湿药物为主组成的制剂,统称祛暑剂.1 祛暑剂的功效祛暑剂具有祛暑清热、祛暑除湿、祛暑解表和祛暑益气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身热烦渴的暑热证.
1 病例介绍 例 1:患儿,男, 6个月.因腹泻呕吐 2天住院, 2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每日 4~ 8次,量约 30 ~ 50 ml,伴非喷射性的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同时发热 T38~ 39℃.经当地治疗无效,转入我院.入院查: T38. 5℃, P125次 /分, R40次 /分.患儿急性重病容,重度脱水,精神差,嗜睡状,头颅无异常,心肺无异常,腹稍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腊肠样包块,肠鸣音弱.入院诊断:婴儿腹泻,重度脱水.血常规: Hb105g/L,RBC4.55× 1012/L,WBC11.9× 109/L,N 0. 3,L 0. 7.入院后,未解大便,仍有呕吐,腹胀明显,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肌卫(+).疑为肠套叠.经 X线钡剂灌肠,提示:钡影呈"杯口状"阴影,证实肠套叠的诊断,立即行手术治疗.患儿在术中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患者,女,31岁,于2004年3月2日因反复腹痛、腹泻呕吐1+年,复发2天入院.1年前(产后3周)出现腹痛、腹泻、呕吐,腹痛为阵发性绞痛,腹泻数十次每日为稀水样便无粘液脓血,不伴发热.
患儿,男,因全身无力于1岁零7个月首次住院,继之于2岁、2岁零6个月、3岁零2个月、3岁零3个月、3岁零7个月多次住院.病前多有发热或腹泻呕吐为诱因.病程短则6h,长达7天.发作间歇期患儿一般情况好,玩耍自如.
剧烈头痛、脑膜刺激症和血性脑脊液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发三联征.但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或辅助检查不明确容易出现误诊,现将2例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例1:患者女性,76岁,以"突发腹痛、腹泻呕吐3h"入院.3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1次,腹泻4次为稀水样便,无脓血,无晕厥及抽搐、无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