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管理是消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和制度,确定管理范围,制订消毒效果评价标准及方法,进行消毒效果评价.消毒管理的发展与消毒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并相互促进.现将其进展简述如下.
目的 观察一起食源性霍乱暴发疫情的疫源地消毒措施及其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消毒处置措施的贯彻和现场采样检测,对疫源地现场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共对57处疫点开展终未消毒和灭蝇,并在消毒前、后采样584份进行消毒效果评价,消毒效果全部合格,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所有疫点均未发生二代病例.结论 此次霍乱暴发疫情通过疫源地消毒措施,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发生二代病例.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超微粒雾化法对汽车车厢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超微粒雾化机及其配套消毒剂对汽车车厢喷雾消毒,对比车厢三个部位表面消毒前后的自然菌数从而计算出杀灭率.结果 该新型消毒方法杀灭率均超过90%.结论 该消毒方法杀灭率符合相关标准,具有不同于传统的消毒方式,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无刺激性,杀灭率高,值得推广该方法.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龙羊峡、李家峡等大型水电站先后在黄河上游建立,为确保水库初期蓄水顺利进行,对库区消毒效果卫生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水库淹没区域进行了库区消毒效果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比较,现报告如下.
目的 研究二氧化氯气体对空气动态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门急诊科2间相同面积、设施的输液室,随机将其中急诊科输液室作为试验组,门诊输液室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日自然通风2次,各开窗通风30分钟.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用二氧化氯空气消毒机(爱普克环保科技公司生产),采用APKS空气消毒机及配套“典克”牌二氧化氯专用消毒剂,以0.9 mg/m3浓度的二氧化氯气体,每日消毒1小时,对照组每日用紫外线洒管消毒1小时.分别于不同消毒时间进行空气采样比较.结果 实验组消毒后空气培养不同时间段菌落单位显著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二氧化氯气体进行室内空气消毒是切实可行的,消毒效果切实,为医院及公共场所选择更为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设备提供资料,为在空气消毒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及推广意义.
目的 评价大理州州级直管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的消毒效果和空气质量.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4-2007年大理市内属于州级管理的4类公共场所:旅店业、KTV娱乐业、美容美发业和桑拿浴室业的公共用品和空气采样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 4个年度4类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总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0.38%、94.11%、96.56%和96.30%,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x2=28.93 P<0.01).其中旅店业上升幅度较大,由91.62%上升到97.84%,有显著性差异(X2=29.9,P<0.01).4个年度空气细菌合格率分别为94.26%、96.97%、94.24%和97.92%,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X2=16.71,P<0.01).结论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通过强化管理,消毒效果不断好转,卫生质量得到改善.
1内容与方法1.1调查内容此次调查设计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消毒间是否专用、消费设施、消毒方法、保洁柜、消毒员卫生知识、消毒药品、消毒效果等.1.2食(饮)具消毒效果评价1.2.1材料:由沈阳市卫生防疫站研制,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监制的食(饮)具检测专用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
餐具消毒是防止食源性疾病的传播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掌握我市餐饮业餐具消毒情况,我们于1999年5月对宁德城区餐饮业餐具进行了卫生状况调查和餐具消毒效果观察,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以宁德市城区餐饮业为调查对象.每家餐饮店随机抽取保洁橱里的碗、盘、杯、匙、筷样品各1份共计5份送检;卫生状况调查按饮食卫生五四制要求进行;调查消毒设施与餐具消毒效果分煮沸消毒、蒸气消毒、消毒柜消毒、化学药物消毒(AB康力消毒剂,有效氯大于40000PPM)4种消毒方法进行餐具消毒效果评价.
目的 对某无菌实验室进行消毒效果检测,并进行细菌种属鉴定.方法 按照<消毒与实验技术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消毒,随机引物PCR法进行阳性菌落种属鉴定.结果 物体表面(90.90%)及压力蒸汽灭菌(100.00%)基本达到国家自然菌杀灭率标准,实验人员手(86.36%)、室内空气(76.47%)、使用过的消毒液(85.71%)未达标.随机引物PCR成功对阳性菌株进行了种属鉴定.结论 改善实验室环境条件,严格操作程序可提升消毒效果,随机引物PCR法可有效应用于无菌环境的消毒效果评价.
为了规范许昌市区个体行医行为,切实维护患者的切身利益.我们于1999年11月10日至20日对市区所有个体诊所进行突击性检查,对不符合行医标准的诊所及时采取了强制性措施,令其停止营业,切实净化了市区个体行医环境,对于取得行医资格的50余家诊所,我们进行了较普遍的消毒效果评价.现将结果评价如下:
目的 通过对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的高压锅灭菌效果、无菌区空气及医务人员手的卫生学监测,进行消毒效果评价,探讨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管理对策,最终达到控制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方法 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选取包头市19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每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高压锅灭菌效果、无菌区空气及医务人员手进行卫生学监测和消毒效果评价.结果 对消毒供应中心高压锅共采样342份,合格342份,合格率100%;对无菌区空气共采样342份,合格334份,合格率97.66%;对医务人员手共采样342份,合格330份,合格率96.49%.结论 为巩固消毒供应中心高压锅灭菌效果,进一步提高无菌区空气和工作人员手消毒合格率,应严格执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通过加强供应室规范化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