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对我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职业危害.为了解玩具制造业职业卫生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作者对该地区从事充气玩具制造的企业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2年3月,河北省某镇发生了一起箱包作坊农民工胶粘作业引起的苯中毒事件,截止到4月,确诊苯中毒17人,死亡5人,为了遏止此类恶性事故的发生,国务院专门发文通报了本次苯中毒事件,并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胶粘剂等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箱包加工、皮革制造、玩具制造、制鞋、家具制造、装饰材料加工等行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和2003年国家卫生监督抽检工作计划的统一部署,全国卫生监督机构针对职业病危害严重和尘肺病、职业中毒多发的行业[如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玩具制造、制鞋、家具制造、皮革加工、化工、五金电镀、采石(矿)、水泥、陶瓷加工、冶金等]企业进行了监督执法检查.本文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目的 采用风险指数法评估汕头市玩具制造企业的1,2-二氯乙烷职业健康风险.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汕头市6家玩具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乙烷水平,采用风险指数法评估1,2-二氯乙烷的职业健康风险.结果 6个粘胶岗位的1,2-二氯乙烷职业健康风险均为高度危害(风险指数为24.1 ~78.0),其余3个点胶或装配岗位的1,2-二氯乙烷职业健康风险均为中度危害(风险指数为15.7~18.8).结论 玩具制造企业的1,2-二氯乙烷接触岗位存在中、高度职业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