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藕,首先想到的就是亭亭玉立的荷花.不论是周敦颐的<爱莲说>,还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对荷花有着独有的情愫.其实,荷花与莲藕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花卉和果实,在几千年的岁月中已经完全融人中国人的文化里,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就已经开始食莲藕了,而且还受到了王室贵族的喜爱.
电影《闻香识女人》告诉我们,女人是有味道的.这同朱自清的散文不谋而合——“女人有她温柔的空气.”热情的女人有玫瑰香,温婉的女人有百合香,乖巧的女孩有春兰香,活泼的女孩有迷迭香.可是这种女人味,若是被另外一种女人味——腥味、臭味等所代替,恐怕女人们大多会如坐针毡.
正如朱自清在<匆匆>里写到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在这样朴素平凡的日子里,<糖尿病新世界>已经与亲爱的读者们相携是过了十一个春夏秋冬.金秋九月,<糖尿病新世界>迎未了十一岁的生日.
无论是周敦颐的<爱莲说>还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是中学课本上必须背诵的篇章.无论是前者的节奏、品格还是后者夜曲般舒缓的韵律和静谧的景致都让荷花透着一股墨香.
“无病呻吟”源出宋·辛弃疾《临江仙·老去浑身无着处》:“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原意是指没有生病却装出生病的样子,不停地哼哼唧唧、长吁短叹.后又引伸为文艺作品矫揉造作,缺乏真实的情感.朱自清对这两种含义都有评论,他在《论书生的酸气》一文中说:“无病呻吟,病是装的、假的,呻吟也是装的、假的.假装可以酸鼻的呻吟,酸而不苦,像是丑角扮戏,自然只能逗人笑了.”
浙江瑞安仙岩山梅雨潭,是朱自清在散文《绿》中所描绘的风景胜地.我应家乡朋友之邀,前往参观访问.小汽轮在江南水乡的河道中行驶,只见两岸新房毗连,田野一片新绿.从城镇出发,约摸一个多小时,便到仙岩山.仙岩群峰,活像一群聚集在草原深处的石狮、大象.这里有十座峰峦,号为“九狮一象”,远远望去,这九狮一象好似在相扑、相嬉、相偎,形象雄伟,神态逼真.前侧“雄狮”头部朝天昂起,那片茂密的草木,宛若是它直竖的鬃毛,在护卫着同类;后侧“雄狮”低首漫步,悠闲文静.
烟是天地间的非常之物.朱自清先生曾对吸烟的妙处大加赞叹,说烟是世间提神醒脑、解除孤独的良药,是消除人心隔膜的润滑剂.民间也有许多关于烟的俗语,如"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等.这从心理学上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那是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对香烟的危害性还未认识而得出的片面结论.其实这是毒瘾在作用.有识之士已将香烟列为21世纪的四大瘟疫(即艾滋病、香烟、家猫、癌症)之一.因此,要健康就必须戒烟.
她不是他的结发妻子,却为他养大了前妻留下的6个子女和他与她生育的3个子女.他去世后,她收拾起悲伤,孤独地走过42年,把孩子们一一培养成人.他们经媒妁之言相识,却谱写了一曲浪漫清新如荷塘清风的恋曲.
何谓"最女人"?可以是名词,表示最风姿绰约,最性感,最具魅力和风情的女人中的极品;也可以是形容词,说白了就是最有女人味.朱自清先生有过这样一段对女人的描述:"女人有如温柔的空气,如听箫声,如嗅玫瑰,如水似蜜,如烟似雾."这句话代表着男人对"最女人"所有的期待:柔软的身体,细腻的声线,随时浮现的徽笑,似有若无的体番……成为"最女人",做"最女人"的女人,是每一个女人追逐的梦想.
饥一餐饱一顿致胃病发作1941年3月8日,朱自清在日记中写道:"本来诸事顺遂的,然而因为饥饿影响了效率.过去从来没有感到饿过,并常夸耀不知饥饿为何物.但是现在一到十二点腿也软了,手也颤了,眼睛发花,吃一点东西就行.这恐怕是吃两顿饭的原因,也是过多地使用储存的精力的缘故."饥一餐,饱一顿,朱自清习惯地多食,导致胃病发作,在他的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胃痛,抽搐"、"每日呕水"等文字.我们能想象到朱自清先生清冷而孤寂的身影:胃部感到寒冷不适,夜间坐在那里,不能入睡,令人心酸.长期的粗劣伙食使他的胃病加重,状况恶化,最终导致了朱自清英年早逝.
小时候上写作课,老师常常布置的作文题目就是<我的××>.每每遇到这样的题目,我都会不假思索地填上"母亲"二字.但有一次是个例外,那是在学了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后,老师要求我们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命题作文,尽管作文是我的强项,但任凭我搜肠刮肚,仍然想不出有关父亲的"真实感人"的事例来,最终,东拼西凑了作文指导中的范文交了差.写完后再看,连自己都不知道那究竟写的是谁的父亲.
在我们姐妹心目中, 父亲总是不苟言笑的, 就像朱自清先生笔下那个高大而沉默的背影. 他不是在田地里劳作,就是到街上去买卖,很少和我们面对面谈笑.直到我们三姐妹一个个远走高飞,父亲仍坚持住在乡下. 可是,他已年过花甲,该是儿孙绕膝的时候了,他与我们隔山隔水,即使没有疾病,也寂寞难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