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作为衡量高级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1].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护理博士、硕士为数不多,因此护理科研的重任主要落在护理本科生肩上[2].护理科研能力是护理本科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作为护理研究实践环节的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全面检验,是集中训练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必要教学环节.本研究为了了解护理本科生论文写作的影响因素,旨在提高护理本科生论文写作水平与科研能力.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开办护理博士教育较早的国家,已经有24所大学或学院开始护理博士学位培养计划.博士学位护理教育旨在培养高级护理教学、护理科研、护理管理人才及独立开业的专科护理师、健康咨询顾问,一般设在具有博士学位教学能力的大学或学院里.美国的护理教育已经具备了从初级、巾级到高级的完整体系,他们始终认为,发展护理教育是护土改变自身社会地位及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教育是打开权利及尊严的钥匙,教育是一个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整体护理(holistic nuring care)是继功能制、责任制护理后的一种新型的、系统的、科学的护理模式.1994年,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护理博士袁剑云引进了整体护理新观念,我国根据本国国情也采取了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新模式,多家单位率先在部分病房创建"模式病房",试行整体护理.1996年卫生部成立了"全国整体护理网"在全国推广整体护理.1997年江苏淮阴市开发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计算计管理系统"填补了国内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计算机软件的空白[1].整体护理和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建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整体护理为主体,融合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是美国梅森大学护理博士袁剑云教授于1994年引入我国[1].其转变了传统护理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2],本护理以病人为中心,以基础护理为框架.根据病人的病情、生理以及心理的具体情况,将临床护理业务和护理管理系统化、整体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的功能,使患者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
1934年,美国纽约大学建立了第1个护理科学学位博士项目.经过70年的发展,2004年全美有88个博士点,分别授予临床型护理博士(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DNP)、护理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PhD)、护理科学博士(doctor of nursing science,DNS)、护理教育专业博士(doctor of education,EdD).
护理博士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课程设置尚待完善,培养目标定位有待商榷,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经初露端倪.所以,为建立完善的、专业特色鲜明的护理博士教育学科体系,建立能激励创新和自由探索的培养机制,实现高水平护理博士教育质量的目标,文中从护理博士的导师队伍建设、招生与培养、课程设置与体系、学位类型与研究领域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发展国内护理博士教育提供参考.
目的:构建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并提高其学位论文质量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选取38名专家作为函询对象,对构建的体系应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函询.结果:构建体系涵盖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分别为8、24、51项.结论:专家的代表性、积极程度、权威程度、意见的协调程度及集中程度均较高;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全面、科学地评价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通过介绍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护理博士教育制度和体系,包括学位类型、入学要求、博士课程、学术活动、导师制度、考核与管理等,对其特色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借鉴相关经验发展我国护理博士教育.
美国护理博士教育举办早、规模大、研究领域广,办学制度和评价工作相对完善,值得我国护理博士教育借鉴.
ICN国际成就奖是ICN设立的护理最高奖项, 由ICN下属的南丁格尔国际基金会颁发. 近日,国际护士协会(ICN)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来自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生命科学(护理)学院的Subadhra Devi Rai教授获得了今年的国际成就奖.
泰国的护理博士教育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教育理念和发展在国际上也一直处于前列.加之泰国在地域文化、思想背景以及疾病谱的转变上与我国具有相似之处,这些都使得借鉴泰国护理教育的发展对我们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