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文化,是人参产区文化活动与人参经济的总和,包括了这个地区的全部生产生活活动。长白山区的人参文化,伴随着人参采挖及栽培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如何使人参文化与人参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达到协调同步发展,这便是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一大课题。
人参实在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因药效显著,状类人形,一经发现即被敬而神之,成为社会上谶纬、玄兆的凭借,成为民间口头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百年来,特别是解放后,从事人参文化资料收集、整理的人为数不少,达到研究境界,或成果斐然者,则凤毛麟角.通化师范学院孙文采教授,耗费近三十年精力,从事人参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成果斐然,可圈可点.他的《中国人参文化》一书,堪称人参文化扛鼎之作,资料宏富,考证殷实,笔者在探秘《红楼梦》中人参文化之时,多有启发、参照.故简要介绍,以为小引.
集安历史悠久,历史上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高句丽曾发祥于此.集安作为"高旬丽世界文化遗产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人参做为集安自古以来的重要物产,它的起源、应用及栽培、加工历史几乎与古代辉煌灿烂的高句丽文化历史一样久远,集安人参在它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文明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滋养着这块从上古一路走来的神奇沃土上的一代代勤劳智慧的人民.
上党人参(紫团参)是党参抑或是人参,鸡林是吉林还是新罗(朝鲜的一部分),本来早已解决,但有人仍然在作文章,我们仅就晚唐诗人陆龟蒙的<奉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再来进一步谈谈自己的看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旅游在各种旅游要素中脱颖而出,正在成为时尚.长白山作为国家5A级景区,自然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长白山文化以其独特的风姿屹立于中华文化之林,其中就包括人参故事.长白山民间故事中人参故事数量最多,同时也最有特色,在长白山民间文学的选集中,人参文学经常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也有专门一章收录人参故事.这是因为长白山人参故事数量多、分布广,是长白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人参文学与长白山旅游的契合之处必将极大促进长白山旅游的发展.
人参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象形文字"参"字,人参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国的人参产量占世界的70%,吉林省产量占我国80%,
人参是长白山区的一大特产,人参经济是长白山人的支柱产业,但在长白山人参王国的公民们对人参文化却不甚了了,不必问卷调查你随便问一个人,他会说:"吃人参上火,鼻子出血",他就不想一想,如果吃人参上火,那不是毒药吗?如果问他人参的用法,他只会说:"泡酒喝,治腿疼,炖鸡吃,不感冒",余者一无所知.有人说:"上海人喜欢吃人参",这是事实.如果人参只会上火,上海人是不会花钱买人参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