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历史悠久,历史上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高句丽曾发祥于此.集安作为"高旬丽世界文化遗产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人参做为集安自古以来的重要物产,它的起源、应用及栽培、加工历史几乎与古代辉煌灿烂的高句丽文化历史一样久远,集安人参在它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文明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滋养着这块从上古一路走来的神奇沃土上的一代代勤劳智慧的人民.
在日本今村辆的<人参史>第六卷杂记篇第三章<人参文艺>第一节的人参诗里有中国18首,朝鲜7首,日本21首,计27首.朝鲜、日本早期文学均受中国文学影响,都用汉字撰写诗文,在此可见一斑.原书序言称:朝鲜在三国(指新罗、百济、高句丽)以前有过人参诗文,刊载于文籍之中,到高丽时代就没有了.原来李氏朝鲜时期多少还有一些,但为数不多.<大东韵府群玉>中有濡溪俞好仁的诗:"多年曾诵丽人赞,认得灵苗喜向阴",谢惠参的"晔晔关西紫玉参,开缄千里见君心"这两个片断之外,还有以下六章收录在<江界府志>里.
中药材多有以产地冠名,如浙贝、辽五味等.(氵岁)貊、扶余、高句丽、高丽是同一语系的朝鲜族古代的称谓.是我国东北地区古代三大少数民族之一[1].商周时期东北只有满族的先民肃慎的记载.春秋时期又有东胡(蒙族),战国时期才有 (氵岁)貊.满蒙族都统一过全国(清、元朝).朝鲜族在东北部分地区也曾建立扶余、高句丽地方政权[2].3个民族在我国各历史时期各有不同称谓,都受到中原文化影响,融汇一体,成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所以高丽参绝非专指朝鲜半岛所产人参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