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食品安全控制水平,保障我市食品安全,全市卫生监督部门在市卫生局领导下,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要求,以<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规定>为依据,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加大了食品卫生质量抽检力度.现将2005年有关抽检工作总结如下:
1995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正式颁布实施之后,卫生部新制定的《食品卫生监督程序》、《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行政规章也相继发布、施行,查处食物中毒事故的卫生法律框架已基本形成,卫生行政部门在依法行政方面能有法可依了。但在实践中这些规章仍有不足之处,使食品卫生监督员不便具体操作,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原则,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对“道路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有关事故类处理办法和处理程序的立法经验,建议在有关食物中毒事故处理的卫生行政规章中增加以下内容条款之规定,增强可操作性。
食品索证是指食品生产经营者在购买或采购食品和原料时应当索取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销售者应当保证提供。食品索证监督管理是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食品卫生法》所赋予的监督职责,按《食品卫生监督程序》的规定,依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和落实食品索证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食品索证工作的落实,对保证流通领域的食品卫生质量,杜绝……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市区内高层二次供水设施也相应增加,目前供水人口已达5万,约占城市人口1/9.由于高层二次供水的贮存和再运输环节易造成污染,其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管理日益受到重视,但我市二次供水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起步较晚,监督程序和工作制度都欠完善.为探讨二次供水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方法,现结合我市近年来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探讨对策如下.
自1985年我省规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与厂矿建设项目"三同时"以来,我市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正式列入厂矿建设项目必须履行的卫生监督程序.为了解这项工作产生效果的持续时间,探讨长期保持最佳防护效果的方法,我们对10年前竣工投产的厂矿建设项目作业场所劳动卫生状况与10年后进行对比分析.一、材料与方法1.1990年6月底前竣工投产,现仍正常生产的新、扩、改建或技改厂矿59个,按<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分册)>中的有害因素定点方法,对<规范>颁布前的测定点重新整理,删除非<规范>规定的测定点,以便与10年后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对有变化的卫生标准,按新标准重新评价.
1 材料和方法1.1 现场调查.我们于2000年9月份对大庆辖区内的馒头加工部逐个进行监督检查,无菌采样,重点查找荧光增白剂、吊白块、硫磺及使用情况,并按正规监督程序无菌采样、书写执法文书.现场调查发现,杜蒙县兴隆、家家等3个馒头加工部存有吊白块1.6kg,9个馒头加工点有硫磺粉(块)13kg及熏制容器.
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卫生行政处罚程序>、<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及各类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和<卫生行政执法处罚文书规范>等卫生法律法规,对食物中毒调查取证作出了明确规范,但在目前的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及取证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与大家商榷.
随着改革开放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食品的流通越来越广泛,流通的品种和数量也越来越多。所以流通过程中食品卫生的监督已成为食品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自《食品卫生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对食品的运输、贮藏和销售的卫生进行了监督管理,但由于无统一法规,各地对食品流通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监督程序不一致,导致流通领域的食品卫生监督存在不少问题,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混乱,现就目前食品流通过程中的卫生监督问题做一简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