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一家专科医院内部审计中发现的五起财务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的分析,阐述了专科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失效的原因,从审计的角度对建立健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反思.为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促进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我院财务部门制定了相应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在执行中依然出现一些问题.现就近几年内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医院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医院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与协调.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其根本目的在于为医院经营与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提高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保障医院财经数据的可靠、完整和科学,提升国有大型医院资源优势和资产安全,使医院的发展和建设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则.作者结合国内城市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调研及我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实践,谈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受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发生背离而遭受某些损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和威胁是现实的.同时,这种可能性也是可测、可控的.它可以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度量风险、测定风险,将可能存在的不确定的审计风险转化为现实可控的审计风险,从而使审计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医疗机构内部审计工作得到了广泛重视,内部审计在加强医疗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改善医疗机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医疗机构内部审计依然存在一定风险.为了更好地发挥医疗机构内部的审计作用,降低审计风险,下面对医疗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防范与控制做一分析.
一、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从医院内部控制本身来看,存在两种情况.(1)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健全.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医院经济管理意识淡薄,对内部控制制度不重视,许多医院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些医院虽然建立了,但内容不完善或不合理.
厦门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负责全市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工作.在一方面抓好业务建设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促进了社会保险事业健康有序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