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相关文献(36)
  • 影响新入职护士静脉穿刺成败的因素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3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对疾病进行治疗时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和护理方式,除此之外,门诊急救及其实验室检查中,使用的频率也相对较高.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其面临的首要任务便是挖空心思的探寻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和前提下尽可能的避免.实现穿刺一次成功,降低重复穿刺对患者带来的痛苦感受.同时,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护士 新入职 静脉穿刺
  • 基于新入职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谈如何提升高校生职业效能感

    《心理月刊》 2018年9期

    本研究者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基于新入职医护生的职业倦怠感进行了跟踪研究及分析,医学生对于职业效能感的前期建立,对于后期工作来说,能减少离职率,降低职业倦怠感.

    新入职 职业倦怠 高校生 职业效能
  • 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新入职护士人文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新入职的91例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进行调查.结果:问卷总体得分(124.1±17.2)分,占比73.2%;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病房、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专业的态度、对医院的评价不同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不同病房、与患者的关系等,临床实践中要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以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

    新入职 护士 人文关怀能力 影响因素
  • 新入职手术室护士的管理

    目的:探讨、分析新人职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2016~2017年期间的20名新入职手术室护士,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6年的20名新入职手术室护士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7年期间的20名新入职手术室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护士接受常规管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优化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成绩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积极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新入职手术室护士的优化管理可提高培训成绩,提升护士的工作积极度和工作满意度.

    新入职 手术室护士 管理 分析
  • 新入职护士在急诊科照顾患者体验对其关怀能力影响的质性研究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CSTPCD 2017年34期

    目的 了解新入职护士在急诊科照顾患者的体验,为培养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7年2月1日—3月15日在急诊科照顾当日就诊患者达12h及以上的新护士15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出主题.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近距离关注和理解急诊患者的关怀需求;照顾急诊患者角色能感知关怀情节;照顾患者体验对自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结论 在急诊科照顾患者体验是培养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积极方式,医院应重视新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护士 急诊室 医院 新入职 人文关怀 质性研究
  • 新入职机动岗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CSTPCD 2017年27期

    目的 了解新入职机动岗护士的工作真实体验,从而为新入职机动岗护士管理提供事实依据,使管理者理解、关注新入职机动岗护士,并给予人性化及科学化的管理,提高新入职机动岗护士的工作适应性.方法 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42名新入职机动岗护士就起工作体验共进行42次半结构式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转录与归纳.结果 新入职机动岗护士工作体验分为积极体验与消极体验,其中积极体验为: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技能增强;沟通能力增强,结识更多朋友;提高抗压能力,激发自身潜能;临床特种兵,随机应变能力加强.消极体验为:临床护理角色适应不良;人际关系方面有待提高;对职业规划的迷茫忧虑.结论 新入职机动岗护士工作体验为积极体验与消极体验并存,管理者应重视新入职机动岗护士的工作体验,建立完备体制,为其提供专业技能、心理减压等多角度人性化的支持与管理,增强团队凝聚力,使新入职机动岗护士更好地适应轮转岗位,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增强信心.

    机动岗护士 工作体验 质性研究 新入职
  • 军队医院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CSTPCD 2017年17期

    目的 了解军队医院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水平,为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解放军总医院2016年7月入职的200名新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40.91±23.65)分,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法律和伦理实践能力(25.25±5.04)分、专业发展能力(17.03±4.28)分、人际关系(21.71±5.22)分、临床护理能力(24.50±7.19)分、教育与咨询能力(14.12±4.78)分、领导能力(20.45±4.24)分、批判性思维能力(17.85±5.50)分.不同学历、不同人员类别及不同科室的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得分较低,护理管理者在培训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学历、人员类别和科室特点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其核心能力,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护士 新入职 核心能力 规范化培训
  • 两种考核方法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CSTPCD 2017年10期

    目的 探讨两种考核方法 法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1—8月201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比较201名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后技能操作传统考核法成绩与临床实境下技能直接观察考核法(DOPS)成绩.结果 201名护士规范化培训后传统考核法技能操作成绩为(84.9±5.1)分,DOPS考核法成绩为(69.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传统考核法评价的等级优于DOPS法.结论 DOPS考核法是临床实境下客观多维度评价新入职护士临床技能操作中态度、行为与能力的方法,更符合基于岗位胜任力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在职培训 护士 新入职 技能直接观察考核法
  • 规范化培训基地对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CSTPCD 2019年3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基地对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武汉中心医院2015年168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参加规范化培训时间为2015年4月—2017年3月,采用常规培训方法;2016年176名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参加规范化培训时间为2016年4月—2018年3月,进入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培训后对两组护士进行理论考核、综合能力考核,采用新护士岗位胜任力量表和培训满意度问卷比较两组护士岗位胜任力和满意度.结果 培训2年后观察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88.32±7.39)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85.42±6.75)分,新护士岗位胜任力量表(88.21±6.8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观察组新护士满意度得分为(94.31±6.19)分,高于对照组的(83.27±5.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59,P<0.01).结论 规范化培训基地可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有利于新护士尽快适应岗位.

    护士 新入职 规范化培训基地 岗位胜任力
  • 新入职护士对规范化培训体验的质性研究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CSTPCD 2019年3期

    目的 深入了解新入职护士在参加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为完善规范化培训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新入职进入规培计划的护士11名进行访谈.应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对访谈资料反复阅读、分析、编码、分类、提炼,最终得出主题.结果 本研究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是职业认知失衡、职场刺激引起的心理应激、职场刺激引起的生理应激、对知识的渴望.结论 新入职护士并没有完全从学生的角色转换成执业人员的角色,学校和教学医院需要重视专科培育和职业前转型教育,并开展相应的培训和课程,帮助规培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

    护士 新入职 规范化培训 质性研究 真实体验 感受
  • 团体心理干预新入职护士后情绪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新入职护士采用团体心理干预模式对其情绪管理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新入职护士54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27名.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士心理干预模式,实验组实施团体心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护士情绪管理相关评分及干预前后留职意愿问卷评分.结果 实验组心理干预后留职意愿问卷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紧张情绪、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担忧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新入职护士情绪管理水平.

    团体 心理干预 新入职 护士 情绪管理 效果
  • 新入职成分制备人员潜在职业暴露危险及防护

    目的 探讨新入职成分制备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种类,总结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方法 分析2016年第二季度-2017年第二季度3 867袋原料血的破损比例变化,了解职业暴露防护效果.结果 2017年第二季度比2016年第二季度原料血增长381袋,同期破损数量减少10袋,破损率由1.97%降低至0.11%.结论 新入职的成分制备工作人员缺少职业暴露的危险意识,对只经过初筛的成分制备原料血可能携带感染性病原体存在侥幸心理.经过培训使其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和突发性,需要防患于未然,发生后及时正确应对处理是关键,从而有效减少暴露发生、降低暴露危害.

    新入职 职业暴露 危险 防护
  • 中山市新入职护士主动社会化行为及职业嵌入的相关性研究

    《职业与健康》 CSTPCD 2017年23期

    目的 通过对中山市新人职护士主动社会化行为与职业嵌入水平现状调查,分析主动社会化行为与职业嵌入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选择中山市5所综合性医院新人职护士183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新人职护士主动社会化行为量表,护士职业嵌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183名新人职护士主动社会化行为量表总分均值为21.24±3.59;工作年限、学历、科室以及聘用方式均是新人职护士主动社会化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新人职护士匹配维度得分为18.44±2.11,联结维度得分为18.17±.2.91,牺牲维度得分为12.52±2.91,职业嵌入总分均值为49.13±5.35;不同学历、科室、聘用方式新人职护士的职业嵌入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人职护士主动社会化行为与职业嵌入量表各维度(匹配、联结、牺牲)及职业嵌入总分均呈正相关性(r值为0.45,0.25,0.28,0.46,均P<O.05).结论 新人职护士主动社会化行为及职业嵌入水平均有待提高,主动社会化行为越高,职业嵌入水平越高,有利于降低护士离职意愿.

    新入职 主动社会化行为 职业嵌入 相关性
  • 新入职医学生职业倦怠实证分析与对策

    职业倦怠是医疗行业高发的心理疾病.目前医疗行业中"职业倦怠"已成为影响医疗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而还未踏入或刚刚进入医疗行业的医学生对未来职业方向的不确定,对未来职业规划的不确定以及医疗行业在全社会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如何能完成学生到医疗工作者身份角色的转换是成为合格医疗工作者的第一步,也是针对职业倦怠进行追踪的首要目的.加强对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并对医学生可能出现的适应性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性训练,由此得出的结果再遵循客观规律不断更新完善,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新入职 医学生 职业倦怠
  • 新入职护士急救技能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护理实践与研究》 CSTPCD 2019年3期

    目的 调查了解新入职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相关内容和方式的需求.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新入职的97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急救技能培训需求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了解新入职护士对急救技能培训的需求.结果 新入职护士对急救技能培训具有高度认同性,对综合急救理论知识、单项护理急救操作技能和综合急救能力等的培训均具有迫切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入职护士在操作技能方面水平较差,能熟练掌握有关急救技能的护士所占比例较低.结论 新入职护士大部分缺乏全面、系统的急救技能,其对急救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需求程度较高,因此应当根据新护士所掌握的有关急救技能的程度来制定适宜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提供多方位、多渠道的培训方式,在培训时,无论是培训内容的展现方式还是深度和广度都应该简化和实用化,以切实提高培训的效果和临床护理效果.

    新入职 护士 急救技能 培训 需求
  • 新入职儿科护士动手能力差的因素分析及规范化培训效果

    目的 分析新入职儿科护士动手能力差的因素及规范化培训效果.方法 选取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6年6月40例新入职儿科护士为对比组,另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40例新入职儿科护士为试验组.对比组新入职儿科护士接受传统的学习方法,试验组新入职儿科护士通过分析动手能力差的因素,给予规范化培训策略.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总成绩).结果 试验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总成绩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通过分析新入职儿科护士动手能力差的因素,再给予规范化培训措施干预,可有效提高儿科新入职护士的动手能力.

    护士 新入职 动手能力差 规范化培训
  • 急诊科新入职护士心肺复苏术培训中应用个性化指导的效果评价

    《河北医药》 CSTPCD CA 2015年21期

    目的:评价个性化指导在急诊科新入职护士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新入职全部护士65人,对其进行岗前心肺复苏术培训。所有护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2人,使用传统的授课培训方式;试验组33人,在使用传统的授课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加以个性化指导。经过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对比2组护士对心肺复苏术的掌握情况,对比授课教师对2组护士的满意度和护士对自身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中患者反应的判断、如何正确的呼吸和按压、开放气道的方法、正确的胸外按压位置、按压幅度、按压频率项目的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授课教师对试验组护士的满意度和护士自我满意度均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个性化指导有利于护士更好的掌握心肺复苏术,可以提高授课教师和护士自身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培训应用及推广。

    个性化指导 培训 新入职 护士 心肺复苏术
  • 正念减压干预对新入职护士心理弹性与职业压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干预对新入职护士心理弹性与职业压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正念减压干预中的躯体扫描、正念呼吸、正念冥想等对本院58名入职未满1年护士进行12周的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正念减压干预之后,新入职护士的心理弹性得分高于干预前(P<0.01);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对新入职护士实施正念减压干预疗法,可以增强心理弹性,降低其职业压力,有效保证新入职护士身心健康.

    新入职 护士 心理弹性 职业压力 正念减压疗法
  • 系统规范化培训在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规范化培训在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新入职护士纳入本次研究工作,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新入职护士行常规护理带教模式,给予研究组新入职护士行系统规范化培训模式.结果: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64.35±3.21)分,操作考核成绩(75.52±2.75)分,带教模式满意率为70.00%;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85.59±2.95)分,操作考核成绩(92.55±2.50)分,带教模式满意率为95.00%;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入职护士带教中应用系统规范化培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系统规范化培训 新入职 护士带教 效果
  • 乡镇卫生院新入职医务人员基本药物制度的知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黑龙江医学》 2017年3期

    目的 调查乡镇卫生院新入职医务人员基本药物制度的知晓现状,分析基本药物制度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263份有效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基本药物制度核心问题的知晓率为47.1%;知晓途径前三位分别为:培训(55.1%),互联网(46.0%),课堂(31.9%);乡镇卫生院新入职医务人员基本药物制度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政策关注度(β=0.229,P<0.01)及知晓途径个数(β=0.117,P<0.01).结论 本次调查群体的基本药物制度核心知识知晓率较低,基本药物制度知晓情况受多重因素影响,建议通过多元立体激励与精准宣传进行分类干预.

    乡镇卫生院 新入职 基本药物制度 知晓情况 影响因素
  • 深圳制造企业新入职90后产线员工的心理弹性、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环境与职业医学》 CSTPCD 北大核心 2014年7期

    [目的]探讨深圳市3家制造企业新入职的90后产线员工的心理弹性、心理压力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深圳市3家制造企业选取入职一周的90后产线员工,以他们的入职日期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分别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0)进行心理弹性、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的调查. [结果]共调查800名新进产线员工,回收有效问卷753份,有效率为94.13%.在性别方面,紧张感、心理压力、坚韧、自我肯定、忧郁和心理健康得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心理弹性、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以及各维度得分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心理弹性、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间都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间呈正相关关系(r=0.874,P<0.01);心理压力与心理弹性间呈负相关(r=-0.632,P<0.01),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间也呈负相关关系(r=-0.608,P<0.01).心理弹性和心理压力分别对心理健康都有预测作用;将心理弹性和心理压力同时纳入回归方程后,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的预测效应从0.452下降至0.070,说明心理弹性是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部分中介变量.[结论]深圳市制造企业新进产线员工的心理弹性、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且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的预测效应是通过心理弹性这一中介变量实现的.

    企业员工 新入职 制造业 产线员工 心理弹性 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
  • 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青年工人听力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环境与职业医学》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2015年6期

    [目的]调查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青年工人的听力、血压及心电图的影响,探讨青年工人初次职业噪声暴露的职业健康风险. [方法]以南京市职业健康体检机构2011年至2013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格检查合格的367名新入职青年职工为研究对象,跟踪分析该职业人群入职前和入职后2年内,先后3次职业健康体检的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血压和心电图变化. [结果]青年工人噪声作业1年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25dB(A)]的检出率为4.63%,噪声暴露2年内双耳高频听力损失检出为3.77%;入职1年后听力筛查检出3名噪声敏感工人[高频段任一频率,任一耳≥65dB(A)].工人入职1年收缩压出现显著性上升,且男性工人连续两年收缩压呈上升趋势;女性工人噪声作业1年高血压现患率上升.男性工人入职1年后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律不齐和其他异常心电图(束支传导阻滞、ST-T段改变等)检出率显著上升. [结论]职业性噪声暴露可能对新入职青年工人的听力损失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噪声暴露第1年,青工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可能与易感人群有关.

    职业性噪声暴露 新入职 青年工人 高频听力损失 血压 心电图
  •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和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合理有效的方法。方法:组织护理部岗前培训及科室轮转培训。结果:培养和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角色转变和岗位适应能力。结论: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的训练,帮助她们迅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进入护士角色,成为能独立担当的合格护士,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新入职 护士 规范化培训
  • 三级甲等医院新入职护士组织公平、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相关性研究

    《齐鲁护理杂志》 CSTPCD 2013年15期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新入职护士组织公平、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状况并分析三者相关性.方法:抽取三级甲等医院350名新入职护士,采用组织公平量表(OJQ)、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短式量表(MSQ)和离职意向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级甲等医院新入职护士组织公平各维度均分为(8.61±3.33)分,总分(25.82±9.36)分;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均分为(46.68±13.53)分,总分(104.40±34.41)分;离职意向总分(9.34±7.32)分.其中组织公平和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两者与离职意向呈显著负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两变量对离职意向的预测系数分别为-0.127和-0.490(P <0.05,P<0.01).结论:新入职护士组织公平、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密切关联,较高水平的组织公平和工作满意度有助于降低新入职护士的离职意向,组织公平通过工作满意度影响离职意向.

    新入职 组织公平 工作满意度 离职意向
  • 三基技能培训小组在新入职护士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CSTPCD 2017年5期

    目的:探讨三基技能培训小组在新入职护士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成立三基技能培训小组,通过修订操作流程、评分标准、拍摄视频、操作演示、练习指导、考核反馈等一系列工作,承担新入职护士的基础护理操作培训与考核,比较2013、2014及2015年度新入职护士培训效果.结果:2014和2015年度新入职1年内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2013年度(P<0.05),护士新入职1年内操作考核合格率逐年上升(P<0.05).结论:设置三基技能培训小组,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基础护理操作水平,提高三基技能培训效果.

    三基技能培训小组 新入职 护士 护理技术操作培训
  • ICU新入职护士多元化培训方法及效果观察

    《齐鲁护理杂志》 CSTPCD 2016年20期

    目的:探讨ICU新入职护士多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ICU新入职护士进行多元化计划性培训及导师专人一对一带教,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培训内容包括ICU基础知识、专科理论及操作规范、ICU感染预防及消毒隔离、ICU护理管理、ICU护理安全、ICU护患沟通、ICU专科仪器使用及保养。结果:通过多元化培训,逐步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专业实践能力水平及人文关怀能力水平。结论:多元化培训对ICU新入职护士树立高尚的职业认同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ICU 新入职 护士 多元化培训 护理教育
  • 风格-策略匹配式培训模式在新入职护理人员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风格-策略匹配式培训模式在新入职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风格-策略匹配式培训模式应用前(2015年)本院接受培训的新入职护理员工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后(2016年)的同类新入职护理员工4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新入职护理人员接受常规培训,观察组接受风格-策略匹配式培训模式干预,对两组新入职护理人员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新入职护理人员干预后理论技能考核分、护士核心能力评分、教学评价六维度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受训者(P<0.05).结论 采用风格-策略匹配式培训模式对新入职护理人员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技能水平与护士核心能力水平,是一种深受新入职护理人员认可的教育培训方式.

    新入职 护士 培训
  •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结了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落实相应的管理对策所取得的成效。主要包括对69名新入职护士通过岗前培训、新手适应期、技能成熟期、临床轮转期进行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及时发现并解决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巩固护理专业思想,提高护士待遇,完善护理制度和流程,加强护理安全教育,选择合格的带教老师,加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理专业技能,可有效提高培训效果,使新入职护士早日成为合格护士。

    护士 新入职 规范化培训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理论和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现代临床护理》 CSTPCD 2017年10期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将本院2013年入职的122名新护士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培训方法;将本院2014年入职的303名新护士作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均为1年.培训后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的差异;了解实验组新入职护士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结果 实验组新入职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01);其对培训安排、课堂体验的认可率均在88.9%以上.结论 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学习成效并提高其护理理论和技能水平,得到了新入职护士的认可.

    新入职 护士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护理理论 操作技能
  • 新入职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

    《现代临床护理》 CSTPCD 2015年2期

    目的:描述新入职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193名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新入职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总分为(2.27±0.56)分,处于一般水平;积极应对方式得分(1.88±0.44)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1.04±0.51)分。除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外,工作压力源总分及其各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改善工作环境,合理进行人力配制,建立规范的岗位培训制度,并针对新入职护士可能存在的压力问题提供咨询和帮助,引导新入职护士面对压力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减轻其工作压力。

    新入职 护士 工作压力 应对方式
查看更多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