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27年Bright就发现肾炎患者的尿液中存在管型,此后Bird(1854年)和Purdy(1900年)相继证实尿液沉渣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微量化学分析技术已被逐步应用于尿液分析中,国外患者的样本常被送至临床检验中心,而国内患者的样本检查大多由检验科独立完成,这样就导致临床与尿液沉渣分析的相对分离,加之临床医师很少亲自在显微镜下观察患者尿液沉渣的特征,致使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临床意义的研究在一个多世纪中并无实质性进展.当今,随着各种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系统的应用,是否可以抛弃尿液沉渣显微镜分析、如何评价这些尿液沉渣自动分析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如何进行尿液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研究,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
随着尿液标准化和沉渣自动分析技术的推广,近年来,适用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不同尿液沉渣自动分析方法参考值范围也相应建立,本文通过对日本sysmex公司UF-100尿沉渣自动分析仪与牛鲍定量计数板测定尿沉渣比对成都市老年人晨尿沉渣参考值范围,验证针对不同方法在尿液沉渣分析中建立参考值范围的可行性.
朗迈LabUMat+UriSed全自动尿液分析工作站是近几年来新兴的集尿液干化学和有形成份检测为一体的分析仪,现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并得到较好的评价[1-4].其尿有形成分分析采用形态学的方法,对离心后的尿液进行精细地自动对焦,以得到清晰的尿液全景视野图;再利用神经网络自适应共振理论—专家控制技术,对全景视野图进行分析和自动识别,进而区分有形成分的种类,得到检测结果.我院自2011年12月份起引进一台该型设备用于日常尿液干化学和沉渣分析,现将一年来在日常工作中应用该型仪器的体会向大家做一下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