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约71%,浩瀚海洋的表层水温年平均不超过20℃,其中有13%的海洋表面水温低于14 ℃.我国除榆林、湛江海域夏季水温较高外,北部海域冬季最低水温可达-1.0℃,11~5月份水温20℃以下,3月份黄海、渤海海域水温在10℃以下[1,2].
目的 测定广东湛江近海常见的小型野生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方法 用0.5%硫酸-甲醇溶液将6种小型野生鱼(弯线双边鱼、康氏侧带小公鱼、叶鲱、下银汉鱼、箭天竺鲷、黄斑鲳)肌肉组织中脂肪酸甲酯化,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 6种鱼肌肉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4.40%~45.30%、8.34%~18.52%、38.86%~44.91%.聚类分析显示6种鱼分成4组,其中第一组康氏侧带小公鱼和叶鲱脂肪酸组成最相似,第三组下银汉鱼和褐斑长鳍天竺鲷脂肪酸组成较相似,而第二组弯线双边鱼、第四组黄斑鲳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大.结论 6种小型野生鱼肌肉中均有较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EPA+DHA含量达30.24%~33.23%,提示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开发价值.
目的 测定湛江海域10种野生虾虎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方法 将鱼肌肉组织用0.5%硫酸-甲醇溶液处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 10种虾虎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3.02%~54.04%,但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纹鳃阿胡虾虎鱼、双须叉舌虾虎鱼、犬牙细棘虾虎鱼、丝鳍锄突虾虎鱼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40%,具有较高的脂肪酸营养价值.
目的 测定广东湛江海域4种(鯻)科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方法 用0.5%硫酸-甲醇溶液将鱼肌肉中脂肪酸甲酯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 4种(鯻)科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9.12%~44.89%、23.76%~35.95%、20.27%~35.23%.结论 湛江海域4种(鯻)科鱼肌肉中均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