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对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护理教育中应加强对护生危机干预能力的培养.培养方略主要从课程设置、危机干预意识与技能培养等方面进行阐释.
建立完整、系统、准确的学生心理档案,对于学校确立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具体目标,规划、设计心理与思想工作方案,研究学生心理与思想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校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几个问题一陈管见.
近年来国内的许多医疗机构与临床工作者均面临着突发事件的发生与处理,尤其是医患之间的冲突,尽管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涉及许多方面[1-2],短期难以解决,但对于这类突发事件的危机干预则是必要的.本文将就危机干预的技术应用作一简述,旨在提高临床工作者对突发事件的危机干预能力."危机干预的最低治疗目标是在心理上帮助患者解决危机,使其功能水平至少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最高目标是提高患者的心理平衡能力,使其高于危机前的平衡状态"( Aguilera和Messick)[3].因此,围绕这一目标,危机干预过程中所使用的有关心理治疗技术,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和治疗医师的擅长,采取相应的治疗技术,其中包括短程动力学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等.例如焦虑、紧张、自责的处理,可以考虑用放松的方法(沉思、自我训练、放松催眠和生物反馈)、镇静或抗抑郁药物、休息和娱乐(参加社交活动、发展兴趣爱好)、行为的脱敏以及安慰保证等技术[4].
近年来,高校的学生由于学业受挫、失恋、就业压力大、心理疾病等原因发生的危机,导致大学生自杀和伤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通过这些触目惊心、令人心痛的自杀和伤害他人事故本身,我们应该看到,高频率的心理危机的发生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备受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而且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因此,提升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成为高校的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