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大学生在校园时而会发生高度危险事件,其对社会、学校都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引起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和重视,这些事件主要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而产生,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不能被忽视,应该得到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重视.
当今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需要高素质、有才能的人才,也是时代赋予医学生的挑战.许多资料表明,大学生因留级、退学的事件中,心理障碍因素成为第1位原因,所以,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在学校中普及心理健康卫生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已刻不容缓.为掌握我校医学大专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于2000年11月对在校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为今后学校制订对策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自1998年高校大规模扩大招生以来,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且学生结构日趋复杂,促使了各种心理问题凸现,而大学生心理危机则严重影响其成长成才、影响高校稳定和发展.因此,大学的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也显得日益突出,其中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主要体现在心理焦虑问题上.
近年来,高校的学生由于学业受挫、失恋、就业压力大、心理疾病等原因发生的危机,导致大学生自杀和伤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通过这些触目惊心、令人心痛的自杀和伤害他人事故本身,我们应该看到,高频率的心理危机的发生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备受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而且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因此,提升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成为高校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存在心理危机的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大,给社会、家庭和学校造成一定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海恩法则”指出,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这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以诸多启示:高度重视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组织机构和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预案制度;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心理危机干预走专业化道路;加强心理危机恢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