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发育障碍线在高氟区儿童X线片中常可见到,但与氟中毒有无关系,目前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为探讨骨发育障碍线与地方性氟中毒的关系及在诊断儿童氟骨症中的意义,笔者对饮用不同含氟量水源的儿童X线片进行了对比分析.1 材料与方法本组X线片来自对通渭县平囊、三铺、鸡川、义岗乡饮用不同含氟量水源的人群氟中毒随机抽样调查所得的资料.在饮水氟含量0.32~7.19mg/L之间分层拍摄X线片97例,年龄均在5~15岁,统一摄取前臂、小腿、骨盆前后位片进行骨发育障碍线与饮水含氟量、氟斑牙、尿氟、年龄关系的分析.
1998~1999年县水利部门按"对高氟病区,要进行改水"的建议,对氟中毒监测点城墙湾进行雨水集流工程"打窖"降氟改水,为改水后对病情、水质进行监测,给今后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000年对监测点城墙湾进行了病情调查.
预防接种和医疗服务活动中的不安全注射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文化的落后、认识的不足、财力、物力的匮乏等等因素,导致了不安全注射长期不能消除.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安全注射的实施问题[1].我国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一些调查资料显示,不安全注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2],通渭县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在实施安全注射方面,当地政府、卫生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条件所限,事实上的不安全注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通渭县地处甘肃省中部贫困干旱地区,十年九旱,水资源非常贫乏,人畜饮水很困难.近几年,省、地、县各级政府多方筹措资金,无偿为广大农民启动了"121"雨水集流工程,修建水窖,收集庭院雨水,供人畜饮用及庭院经济作物浇灌.为了解该县水质卫生状况,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及调查方案,我们对全县近5万眼窖水,选了5个采样点,随机抽取35个自然村、35户农户的水窖水为样品,以雨水集流水质特点,对"三氮"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等项目进行了监测.
目的:了解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的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为在当地开展居民高血压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通渭县县城及附近乡镇的564名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结果:本次调查共564人,男女性别比为1.104:1,平均年龄(58.02±12.473)岁;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 P >0.05);不同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7,P<0.01);年龄、吸烟时间、饮酒量、摄盐量、患病史均为通渭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通渭县为甘肃省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地区,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影响高血压患病与否的主要危险因素与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类似。